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技術前沿 > 資訊詳情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本月召開 這些重磅信號值得關注

時間:2015-12-1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最近一個月來,高層就經濟問題頻頻發聲。從中央深改小組和財經領導小組會議到國務院常務會議,從習近平主席的講話和李克強總理在外媒發表的文章中,包括供給側改革、消費升級以及“互聯網+”和國際產能合作在內的幾大關鍵詞比較高頻,這或許也從側面反映出明年經濟工作的重點取向。

最近一個月來,高層就經濟問題頻頻發聲。從中央深改小組和財經領導小組會議到國務院常務會議,從習近平主席的講話和李克強總理在外媒發表的文章中,包括供給側改革、消費升級以及“互聯網+”和國際產能合作在內的幾大關鍵詞比較高頻,這或許也從側面反映出明年經濟工作的重點取向。

供給側改革:存在嚴重產能過剩和“僵尸企業”的問題

在昨天召開的經濟工作專家座談會上,李克強總理再次提及供給和需求的問題,他稱要在供需兩端發力,推進結構性改革,促進經濟健康平穩發展。

實際上,經濟無非就兩大塊:供給和需求。當下,中國經濟存在供給和需求錯位的問題。以往,拉動中國經濟發展有三駕馬車:出口、投資和消費,其中出口和投資都事關供給,而消費則是需求。由于近來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出口增長乏力。為全球市場準備的供給因為國際市場疲軟只能面向國內,其結果很明顯:供過于求。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測算,中國全部產業產能利用率不超過65%。

產能嚴重過剩,這就是供給側改革的背景。在過去一個月當中,中央已經多次提及供給側改革的問題。本質而言,供給側改革觸及的是中國經濟的深層結構問題。比如說鋼鐵,中國的鋼鐵產能嚴重供過于求,不僅造成資源浪費,同時還污染環境。再比如房地產市場,去庫存化的任務很重。特別是二三線城市,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積壓的商品房面積以億平方米計算。

值得一提的是,在國企改革方面,高層頻頻提及“僵尸企業”退出市場的問題,僵尸企業本身提供的要么是無效供給,要么無法提供供給。讓“僵尸企業”退出市場也是要消除無效供給。

供給側的問題不少,如何出實招、出哪些實招將是一大看點。

消費升級:品質消費、個性消費等有很大發展空間待挖掘

供給側一方出現產能過剩,但需求側這一方有很大潛力可挖。消費已經占我國經濟增長的半壁江山。但與發達國家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高達七成左右相比,我國仍有很大發展空間。而且,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新的消費領域會不斷出現。品質消費、綠色消費以及個性消費潛力巨大。11月19日和23日,國務院連續發布指導意見促進消費,意見中就特別提到品質消費等問題。

不可否認的是,消費潛力雖大,但出于各種原因很多需求國內還不能滿足,也就是無法通過國內供給來提供。每逢節假日,國人海外旅游時大包小包買東西的現象讓人記憶猶新。

再比如前面提到的鋼鐵產能嚴重過剩,但一些高端鋼材仍然需要進口。甚至,國人曾一度將日本的馬桶蓋買斷貨,這引發很多討論。如何有效發揮消費對國內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在國內實現需求和供給更加匹配?這也是明年經濟工作的一個重點。

“互聯網+”和國際產能合作:實現供給和需求的再平衡

解決供需不匹配的問題,道路在哪里?李克強總理在昨天的座談會上已經明確,就是要在供需兩端同時發力。

“互聯網+”可以讓消費者直連生產者

梳理李克強總理過去的多次講話,我們會發現有兩大方式。一是通過“互聯網+”實現供給和需求的有效匹配,這實際上也是總理提出的品質消費、個性化消費的內在需求。從理想的概念上講,每一件產品進行私人訂制、按需生產以省去中間環節是最節省資源的,這也能實現供給和需求的無縫對接。

另外,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這也在逐步走向現實。一些電商和網絡應用APP已經完全可以讓需求變得“必要”,在消費者和商家之間直接建立起連接關系。這樣一來,消費者上這樣的網站購買東西就不是簡單的下單買貨,而是下單訂制。而且,“必要”的C2M(用戶直連制造商)模式還能降低商家的庫存成本和物流成本,最終把商品價格降下來,讓消費者獲益。

在昨天的專家座談會上,李克強也再次明確要通過“互聯網+”等行動計劃,同時實現供給和消費升級,讓二者更加匹配起來,釋放經濟增長動能。

國際產能合作實現供需平衡

其次就是通過國際產能合作來轉移過剩產能。如果說“互聯網+”是連接“必要需求”和“有效供給”的理想之道的話,那么轉移過剩產能則是解決當下問題的現實途徑。總理每次出訪都會談到產能合作,以“一帶一路”、“中國制造2025”等國家戰略為抓手,擴大對外開放和拓展對外經濟合作是解決中國舊動能存在的產能過剩、競爭力不足等矛盾的關鍵。

事實上,擴大對外開放和拓展對外經濟合作,不僅有利于解決中國的產能過剩問題,還將對提升中國制造市場空間和國際競爭力,起到重要支撐作用。過去一年中,中國與哈薩克斯坦以及很多“一帶一路”國家之間的產能合作取得良好成果,可以預期2016年仍會大力推進產能合作,將過剩的國內產能疏解到國外,與國外的需求對接,實現供需匹配。

供需雙向發力實現中國經濟再平衡

從高層釋放的諸多信號可以看出,明年經濟工作的思路已然逐步清晰,那就是繼續深化改革,從供給側和需求側雙向發力,相向而行,通過國際產能合作和“互聯網+”手段,實現需求和供給的再平衡,讓中國經濟真正走上依靠內需拉動、創新驅動的可持續健康發展之路,最終實現結構調整和換檔升級。

思路清晰之后,具體做法和實施細節值得期待。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