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佛山制造與“強國”對標 互聯網+做“高級生意”

時間:2015-12-0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今日,“制造強國、佛山探路——中國制造2025對話世界新工業革命”跨國大調研活動正式啟動。

今日,“制造強國、佛山探路——中國制造2025對話世界新工業革命”跨國大調研活動正式啟動。

近日,佛山正式提出爭當“中國制造業一線城市”,這是佛山制造在“中國制造2025”和全球“新工業革命”大背景下的全新定位思考。今日啟動的大調研活動力求為佛山在“十三五”期間加快邁向中國制造業一線城市找尋路徑、尋求對策、凝聚共識、提振信心。

如今,轉型升級中的佛山制造正在與新一輪的全球化之間彼此相嵌相融、演繹全新故事。志在打造“中國制造業一線城市”的佛山,更需要進一步走進、融入全球制造業第一線,在新的國際坐標中與世界“對表”、與“強國”對標。

全新故事做佛山大鎮的“高級生意”

35年前,佛山以加工環節切入全球產業鏈條,以產品參與國際化。35年后,土地優勢和人口紅利已經逐步消失,佛山制造正在聚集設計、科技、營銷等新要素資源重新參與全球化的產業鏈分工。全球新工業革命已是“佛山大鎮內正在發生的未來”。

“這里的市場令人羨慕。”12月7日,美國人約翰端著咖啡站在順德北滘怡和中心20樓窗前,眺望遠方。作為一個有著近30年工作經歷的工程技術專家,來到中國原本是散心的他在短暫的打工經歷后,看到佛山乃至中國廣闊的市場,決心留在這里發展。

為此,約翰開設了佛山市約翰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專門為企業提供機械可靠性維護培訓。令他沒想到的是,公司一炮而紅。“沒想到有這么大的市場。”約翰說,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RCM)是目前國際上通用的、用以確定資產預防性維修需求、優化維修制度的一種系統工程方法。對于企業對質量與利潤的把控有重要作用,世界500強制造企業都在應用。但目前在中國還只算是剛剛起步。如果所有佛山企業能夠應用,將對佛山制造業在激烈的競爭當中取得優勢起到重要作用。

與約翰相比,日本人蘆川正幸顯然更加“老資格”。從位于南海的本田汽車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第一任總經理,到南海駐日本招商顧問,他與佛山的聯系多達10年。

如今,他正在積極推進本地民營企業與日本中小企業的“相親”工作。雙方若順利“墜入愛河”,便能在中國開展合作業務。在蘆川正幸看來,佛山的這種變化是必然,他說,35年的量變后,應該是質變的時候了,這種質變的發生將在佛山參與全球新工業革命的時候同步發生。

35年前,佛山以加工環節切入全球產業鏈條,以產品參與國際化。依托廉價土地和勞動力所造就的比較優勢,以佛山為代表的珠三角地區,通過承接第三次國際產業轉移,迅速發展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制造平臺,造就了高速發展的外向型經濟。

35年后,土地優勢和人口紅利已經逐步消失,而日益成熟的企業已不再滿足于僅僅以代工方式參與國際分工,一方面是利潤日益微薄難以維系經營,另一方面是更具比較優勢的替代性市場已經出現,兩者都倒逼著企業必須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聚集設計、科技、營銷等新要素資源重新參與全球化的產業鏈分工。

這樣的趨勢也正帶領著佛山的大鎮參與到全球新工業革命中去,“全球新工業革命已是”佛山大鎮內正在發生的未來“。”順德企業家劉鑫稱。

正是如此,如今,過去往來于佛山進行產品采購的客商當中,多了如約翰一樣做佛山大鎮的“高級生意”人。他們不再是采購商,而是圍繞技術合作、人才合作等新領域、新平臺、新載體與佛山進行合作。

12月7日,德國人沃納來到杏壇一家企業洽談一樁技術轉讓生意。他說,過去他更多的是談購買機器,現在的佛山企業越來越看重的是技術轉讓。“這確實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曾經遠渡重洋的“采購商”,如今已轉變為融入佛山的“高級生意人”,折射出來的不僅是佛山一個時代的變遷,更是佛山制造邁向新發展強有力的一步。

對標強國悄然改變的考察路線圖

德國的“工業4.0”戰略,美國的“再工業化”探索,日本的智能制造之道,以及以色列創新創業體系,這些都是佛山政商兩界近兩年來熱衷的海外考察對象。當佛山全力從“制造”向“智造”邁進時候,對外尋求制造業的先進模式,已經逐漸成為政商兩界的共識。

不僅僅是越來越多做“高級生意”的人來到佛山,放眼全球,佛山與國際之間的合作正越發緊密,當越來越多的先進技術、人才與平臺與佛山產業碰撞并發生裂變,“走出去”與“引進來”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首先出現的就是佛山各界前往外國考察的新趨勢。記者了解發現,僅僅在今年下半年,佛山政商界就組織多次國外考察。其中6月份由佛山市委常委、順德區委書記區邦敏率隊的佛山商務考察團去到法國和德國,隨行的還有佛山50多家企業的負責人,這些企業更是占據了順德半壁GDP。

在隨后的8月,佛山機器人產業創新協會與南海都市型產業協會等也帶領19家企業去到日本進行商務考察交流,主要針對環保和機器人產業;而在11月,由南海工商聯和南海區人才辦聯合主辦的企業經營哲學培訓班也來到了日本;如果再往前追溯,南海企業家在2013年和2014年就分別去到了美國和德國進行商務考察培訓。

事實上,當佛山為代表的一批中國制造業中心開始全力從“制造”向“智造”邁進時候,對外尋求佛山制造業升級的路徑早已成為政商界的共識。

在眾多考察對象里面,德國作為最早提出“工業4.0”戰略的國家備受關注。其強大的機械制造和自動化工業決定了其在制造業的領先與優勢,以西門子的無人工廠等為代表的“智慧工廠”和“智能生產”成為德國推進“工業4.0”的重要代表。

當然,探索制造業未來發展的國家不止德國。在美國,“工業4.0”的概念更多地被“工業互聯網”所取代,這一概念同樣倡導將人、數據和機器連接起來,形成開放、全球化的工業網絡。與德國相比,美國提出的工業互聯網更加注重軟件、網絡、大數據等對工業領域服務方式的顛覆。與德國強調的“硬”制造不同,美國更加注重“軟”服務,包括軟件和互聯網經濟等。

而在亞洲,以日本為代表的國家也十分重視高端制造業的發展,包括在3D打印、人工智能產業、柔性生產等方面也有很大的領先優勢。

相較之下,以色列相對較晚進入佛山的視野,但其節能技術、環保產業,還有其風險投資和創業扶持體系則足以讓佛山羨慕。作為全世界創業公司密度最高的國家,以色列全國共計4000多家創業公司。據統計,2014年以色列高科技行業的688家公司共融資34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顯然,無論是德國的“工業4.0”戰略、美國的“再工業化”、日本的智能制造、以色列的創新創業,還是中國的“中國制造2025”,揭示的是世界強國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共同趨勢:制造業必然朝著智能互聯的方向發展。

與發達國家通常先實現工業化,再推廣信息化不同,目前佛山更多是工業化與信息化同步發展,把2.0、3.0、4.0“并聯式”發展。而對標強國,未來佛山無疑將引進更多高精尖技術,極大加速提升制造業水平。

向“一線”出發佛山制造新使命

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已經成為佛山的城市焦點和核心命題。如果將時間軸拉長,從工業轉型升級動員大會、“佛山制造2025行動計劃”等政策措施出臺到發起中德工業城市聯盟、舉辦互聯網+博覽會等一系列盛事,其背后都共同指向一個發展命題:制造業的轉型升級。

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已經成為佛山的城市焦點和核心命題。在“十二五”即將結束“十三五”拉開帷幕之際,十八屆五中全會吹響了加快建設制造強國的集結號,不久之后,中央又頻頻釋放出“供給側改革”的重大經濟信號,強調優化結構,提高有效供給。在此背景下,作為中國制造重鎮的佛山于近日首次提出了“十三五”五大領域的新定位構想,明確要加速邁向中國制造業的一線城市。

佛山要如何打造國內制造業一線城市?目前佛山的產業結構仍以傳統制造為主,雖然體量較大,但集中度不高,處在產業鏈低端,整體創新能力不強。從工業轉型升級動員大會到“佛山制造2025行動計劃”等,今年以來,佛山密集出臺了一系列行動計劃,希望通過政策引導為產業的由大變強“添柴加火”。

“還是要多走出去看看,學習全球先進經驗。”但這在日資企業——佛山阿波羅環保器材有限公司總經理鐘耀武眼中還遠遠不夠。在企業家們的眼中,佛山制造還需要更進一步走進、融入全球制造業第一線,進而強大自身。

可喜的是,如今,佛山視野正在進一步打開,他們希望在與國際對標中確立自己的升級方向和開放體系。

今年,若論佛山產業界的一件年度盛事,莫過于9月份“互聯網+”博覽會上“中國制造2025”與德國工業4.0的高峰對話。眾所周知,德國一直是全球制造業品質的標桿,而中國則是規模和市場的代表。在佛山這個中國制造的前沿陣地、中德合作的示范地區,借著互聯網+佛山的契機,“質”與“量”進行了越洋萬里的握手,并留下了一批豐碩的成果。

就在博覽會活動的當天,來自德國工業4.0代表團等8家機構及企業,與佛山簽訂了合作備忘錄,同意建立合作機制,佛山企業提供機械制造、精密制造、生產自動化方面的技術支持。世界會展業巨頭德國漢諾威展覽公司更與佛山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作為對標國際的重要一環,佛山牽頭組建,并聯手其他10座城市正式啟動了中德工業城市聯盟。該聯盟將以中德工業服務區為依托,重點將在經貿拓展、產業合作、資本投資、教育培訓、文化交流等領域開展合作,實現聯盟城市間的優勢互補、抱團發展。

在此推動下,佛山作為廣東國際合作的窗口和洼地效應也日益彰顯。不久前,省商務廳正式宣布與佛山順德攜手共建“廣東國際合作區”。該合作區將在創新投資促進模式,推動產業高端化;突出直接合作,建設中歐會展基地等六大領域進行全面推進全省國際化合作的探索。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