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鄭州電纜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鄭州電纜”)貼出了“停產通知”:“全體員工:因公司經營困難,根據中科英華高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結合公司實際情況,經公司研究決定,自9月25日起全面停止生產。”
此后,鄭州電纜的上百名員工多次聚集到公司門口,除了向公司討要說法,這些工人中有50%以上的人至少在鄭州電纜工作了30年,他們一時接受不了公司停產的事實,更希望弄明白公司到底哪里出了問題。
鄭州市停產的電纜企業并不只有鄭州電纜這一家,同樣位于鄭州市的河南華泰特種電纜有限公司去年就傳出經營緊張、資金鏈斷裂的傳聞。最近更是有多名業內人士稱,其因“融資難”、“回款難”等問題,已經停產。目前,它的兩部座機已經無人接聽。
據業內人士證實,目前河南省電線電纜行業產能過剩,市場十分混亂,行業利潤直線下降,小企業停產倒閉呈星火燎原之勢,行業洗牌正在進行。
為什么電纜行業利潤直線下降,企業經營困難?
不說大的經濟環境的影響,老生常談的原因是因為國內的電線電纜產品準入門檻低,缺少統一的標準,加上電線電纜行業產能過剩,市場上出現很多假冒偽劣產品,導致惡性競爭不斷加劇,產生“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由于近年來電線電纜銅、鋁、塑料等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特別是銅的價格接連攀升,線纜行業面臨的成本壓力空前巨大,已經讓電線電纜生產企業不堪重負。最后一擊則是來自于銀行,近年來,銀行收縮貸款,其在電線電纜企業的貸款到期后,大多會選擇不再給企業續貸,導致企業資金鏈斷裂。銀行貸款的抽離,成為壓垮電線電纜行業的最后一根稻草。
同時,來自外部的競爭也加速了河南電線電纜企業的“敗退”。和河南電線電纜企業普遍在中低端市場激烈競爭不同,國外獨資企業或者是合資企業牢牢占據了利潤豐厚的高端電纜市場。
擁抱電商完善配套“殺”出一條新路
窮則思變,河南電線電纜行業需要更多的轉變來應對挑戰,發展自身。
首先自然是做好自身的轉型升級和技術提升工作,“打鐵還需自身硬”,優質的產品才是企業立身的根本。
其次,轉變思維,在傳統的銷售渠道和方式之外,積極擁抱互聯網。自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以來,互聯網和與傳統行業的融合逐漸深入,電線電纜行業和互聯網融合,將為電線電纜行業創造出新的發展生態。
最后,就是完善電線電纜行業的上下游配套行業,這需要企業和政府相互配合。比如說電線電纜企業可以向其上下游行業進軍,向上可以介入銅、鋁等材料的加工,向下可以深入機器的制造等。而政府則可以通過招商引資等手段引進更多與電線電纜企業配套的企業,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讓使用電纜的企業可以就近取材,節省運費不說,電線電纜企業還能根據企業需求調整生產和研發方向,增強競爭力。
更多資訊請關注電氣連接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