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德國公司還沒有完全開發工業4.0的潛能。原因是什么?智能制造的職位和專家空缺很多,卻沒有足夠的人才能夠勝任。“我們急需大量不僅熟悉產品和生產線還能分析海量數據的人才。”Bosch(博世)董事會成員Dr.WernerStruth表示。總結在德國柏林舉辦的國家IT峰會,Dr.WernerStruth補充說工業4.0需要多方位人才。Struth在Bosch的工作協調Bosch在全球250處工廠的制造。在國家IT峰會上的展品之一是在線地圖高亮德國100個工業4.0的案例,其中15個案例是Bosch的項目。“這些項目展現了工業4.0如何提升效益和競爭力,”Struth表示。Struth還引進了目前工業4.0的參考架構模型,因為Bosch為德國從智能&聯網制造中受益提供了共同基礎。
研究:工業4.0急需專才
然而,一些領域仍然匱乏熟練工人。一項德國工程聯合會(VDMA:GermanEngineeringFederation)研究表明,這是發展新信息和自動化技術的主要障礙。縱觀整個制造業,該研究估算制造業仍有4000多職位空缺,并預計到2018年前,對人才的需求仍會繼續上升。
聯網世界的教育攻勢
對兒童大范圍的教育可幫助克服人才緊缺這個困難。“我們必須從小抓起,為導航數字世界奠定基礎。年輕人必須不僅僅能在手機上使用App。他們應當還懂得程序語言,因為這是唯一能使他們實現創意的工具。”
連接是大趨勢
為了教授基礎技能,學校和教師們需要具備基本技能和合適的技術基礎設施,這樣還可以提升對數據保護的重要性的總體意識。
學生們應當積極分享知識技能。不需要每一個人在每一個領域都是專才,但是需要有足夠用公式表達和與專家交流的能力。這意味著工程師們必須對IT悟性高,從分析從產線發出的數據流中獲得最多的信息。
在德國國家IT峰會上100個應用就有15個是Bosch的項目。其中一個是Bosch位于紐倫堡的項目,自動化交通更機器人通過它們的集體的連接的智能,優化工廠物料流程。另一個項目是洪堡的工廠,在聯網的生產線上,Bosch用2000多種原料和零件生產200種不同的液壓閥——大大提升了效率。
縱覽Bosch全球250多家工廠,Struth預計220年前,工業4.0每年將為Bosch節約數百萬歐元。每節約一分錢Bosch就增加一份競爭力,為他們的產品多增加一份吸引力。
標準的共識
柏林的IT峰會聚焦包括工業4.0跨產業方案。為了實現這些方案,工業4.0聯盟推出了綜合性概念,工業4.0參考架構模型(RAMI4.0)。這個模型繪制了如何從今天的制造業向工業4.0的逐漸轉型,并倡議標準的共識。德國正在享受聯網的工業帶來的巨大利益和機遇。
更多資訊請關注運動控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