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能源變革 新一輪能源格局深刻調整正全面展開

時間:2015-11-1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能源變革,到底革誰的命?”如此犀利的問題一經拋出,便一石激起千層浪。在11月5~7日的國際能源變革論壇上,與會專家各抒己見,能源高效開發、清潔利用帶來的多重利好令人振奮鼓舞。

能源變革,到底革誰的命?”如此犀利的問題一經拋出,便一石激起千層浪。在11月5~7日的國際能源變革論壇上,與會專家各抒己見,能源高效開發、清潔利用帶來的多重利好令人振奮鼓舞。

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在開幕式上用一句頗有深度的話表明了態度:“變革是絕對的,不變是相對的。”人類自開發利用能源以來,始終處于轉型變革之中,從柴薪時代、煤炭時代再到油氣時代,兩次工業革命推動社會跨越式發展。當今,面對世界氣候變化、環境污染、化石能源逐步耗盡等難題,挑戰與機遇并存,全球范圍內的能源轉型已經開始。

可再生能源開發仍是能源轉型關鍵點

“能源高效開發利用始終是國際社會共同關注的重大戰略問題,當前,許多國家已經積極著手探索能源戰略轉型,以風能、光伏等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可永續利用的清潔能源在全球蓬勃發展,開發成本快速下降,應用規模顯著,可持續發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國務委員王勇的這段話,點明了當代國際能源變革的現狀。

新一輪能源格局深刻調整正全面展開,其中的關鍵點,仍舊是可再生能源的一系列問題,包括高效開發利用、并網、定價、儲能等。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可再生能源與減緩氣候變化特別報告(SRREN)》的預測,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將滿足77%的全球能源需求。這從一定程度上說明,對于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前景,國際社會很有信心,也顯示出推動能源變革的堅定決心。而可再生能源承載的環保、經濟等多重意義,也為專家關注。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總干事阿德南˙阿明表示:“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動力除了政治因素,還有經濟社會因素。它可以創造就業,推動技術升級,創新業務模式和新的信息通信技術應用。中國和其他國家已經有了大規模可再生資源的生產,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的不斷降低也成為改變發電模式的基礎。同時,可再生能源對環境有很大的保護作用,能源效率的提高將最終促進能源穩定供應。”

當然,雖然對可再生能源開發的態度保持樂觀,但專家們也清楚地認識到,挑戰永遠存在。

“未來全球能源結構調整的重要目標,是實現經濟增長與碳排放的脫鉤。”國際能源署副執行理事保羅˙西蒙斯說,“能源行業能否在削減排放的同時支撐經濟發展,提升能源供給保障并拓展人們獲取能源的廣度,這將是未來面臨的重大挑戰。”

聯合國副秘書長兼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執行秘書沙姆沙德˙阿赫塔爾也提出:“可再生能源的穩定性和經濟性非常重要,解決了這個問題,可再生能源將替代化石燃料成為能源轉型的載體。”

這樣的討論讓人們有理由相信,可再生能源將駛入發展的快車道,雖然機遇與挑戰并存,但總體機遇大于挑戰,而通過對問題與解決方案的不斷探討更新,能源的可持續發展指日可待。

技術實踐與政策承諾合力推動能源變革

記者注意到,此次論壇上,對加快開發可再生能源沒有過多“必要性”的贅述,專家們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如何通過技術、政策等具體實踐方式,推動節能減排目標的達成。

論壇上,丹麥與德國的技術實踐讓與會專家印象深刻。兩國目前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比例已經相當可觀。目前,風電在丹麥電能使用中的比例已達39%,預測2020年將達45%。丹麥能源署署長貝墨通介紹:“最近幾年丹麥出臺重大措施來保障可再生能源的穩定性,這使得丹麥可再生能源穩定性高達94.9%,可再生能源的供應和發電每年中斷的時間不到30分鐘,可靠性達到99.9%。”

德國經濟能源部副部長雷納˙巴克也介紹了德國的相關經驗,他表示:“在接下來的35年,德國希望從化石燃料和核能向可再生能源轉型,到2050年基本使用可再生資源,實現經濟的脫碳化及二氧化碳80%的減排,這在德國的各個經濟部門都有戰略的貫徹,包括電力、交通以及供熱等等。”

“能源變革,到底革誰的命?”如此犀利的問題一經拋出,便一石激起千層浪。在11月5~7日的國際能源變革論壇上,與會專家各抒己見,能源高效開發、清潔利用帶來的多重利好令人振奮鼓舞。

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在開幕式上用一句頗有深度的話表明了態度:“變革是絕對的,不變是相對的。”人類自開發利用能源以來,始終處于轉型變革之中,從柴薪時代、煤炭時代再到油氣時代,兩次工業革命推動社會跨越式發展。當今,面對世界氣候變化、環境污染、化石能源逐步耗盡等難題,挑戰與機遇并存,全球范圍內的能源轉型已經開始。

可再生能源開發仍是能源轉型關鍵點

“能源高效開發利用始終是國際社會共同關注的重大戰略問題,當前,許多國家已經積極著手探索能源戰略轉型,以風能、光伏等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可永續利用的清潔能源在全球蓬勃發展,開發成本快速下降,應用規模顯著,可持續發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國務委員王勇的這段話,點明了當代國際能源變革的現狀。

新一輪能源格局深刻調整正全面展開,其中的關鍵點,仍舊是可再生能源的一系列問題,包括高效開發利用、并網、定價、儲能等。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可再生能源與減緩氣候變化特別報告(SRREN)》的預測,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將滿足77%的全球能源需求。這從一定程度上說明,對于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前景,國際社會很有信心,也顯示出推動能源變革的堅定決心。而可再生能源承載的環保、經濟等多重意義,也為專家關注。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總干事阿德南˙阿明表示:“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動力除了政治因素,還有經濟社會因素。它可以創造就業,推動技術升級,創新業務模式和新的信息通信技術應用。中國和其他國家已經有了大規模可再生資源的生產,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的不斷降低也成為改變發電模式的基礎。同時,可再生能源對環境有很大的保護作用,能源效率的提高將最終促進能源穩定供應。”

當然,雖然對可再生能源開發的態度保持樂觀,但專家們也清楚地認識到,挑戰永遠存在。

“未來全球能源結構調整的重要目標,是實現經濟增長與碳排放的脫鉤。”國際能源署副執行理事保羅˙西蒙斯說,“能源行業能否在削減排放的同時支撐經濟發展,提升能源供給保障并拓展人們獲取能源的廣度,這將是未來面臨的重大挑戰。”

聯合國副秘書長兼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執行秘書沙姆沙德˙阿赫塔爾也提出:“可再生能源的穩定性和經濟性非常重要,解決了這個問題,可再生能源將替代化石燃料成為能源轉型的載體。”

這樣的討論讓人們有理由相信,可再生能源將駛入發展的快車道,雖然機遇與挑戰并存,但總體機遇大于挑戰,而通過對問題與解決方案的不斷探討更新,能源的可持續發展指日可待。

技術實踐與政策承諾合力推動能源變革

記者注意到,此次論壇上,對加快開發可再生能源沒有過多“必要性”的贅述,專家們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如何通過技術、政策等具體實踐方式,推動節能減排目標的達成。

論壇上,丹麥與德國的技術實踐讓與會專家印象深刻。兩國目前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比例已經相當可觀。目前,風電在丹麥電能使用中的比例已達39%,預測2020年將達45%。丹麥能源署署長貝墨通介紹:“最近幾年丹麥出臺重大措施來保障可再生能源的穩定性,這使得丹麥可再生能源穩定性高達94.9%,可再生能源的供應和發電每年中斷的時間不到30分鐘,可靠性達到99.9%。”

德國經濟能源部副部長雷納˙巴克也介紹了德國的相關經驗,他表示:“在接下來的35年,德國希望從化石燃料和核能向可再生能源轉型,到2050年基本使用可再生資源,實現經濟的脫碳化及二氧化碳80%的減排,這在德國的各個經濟部門都有戰略的貫徹,包括電力、交通以及供熱等等。”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