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為什么做強裝備制造業是東北復興的關鍵?

時間:2015-08-1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事實上,被視為“老工業基地”的東北,其裝備制造業依然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石。東北在中國的工業體系中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即使目前東北原油產量都占到全國的2/5,重型卡車占1/2,造船業占1/3,汽車占1/4,木材占1/2,鋼產量占1/8。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已經談了數年了。但東北的整體經濟卻一直沒有“振興”,尤其是近兩年出現了明顯的下滑。2006年,東北出現在美國國家地理的封面報道《日出東北》中,被稱作“跟不上時代的地區”。如今,快10年過去了,東北的經濟似乎依然沒有跟上時代。

眾所周知,在新中國成立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東北一直是中國最重要的重工業基地,為新中國建設起到了重要作用。直到1978年,遼寧、黑龍江和吉林三省人均創造的GDP僅次于三大直轄市。而在2014年,遼寧、吉林、黑龍江的經濟增速分別是5.8%、6.5%、5.6%,在全國分別位列倒數第三、第二和第四。其中,遼寧的2014年GDP增速為5.8%,達到近22年來最低。

2015年,東北三省的經濟持續低迷,伴隨而至的是東北率先拉響了中國的人口老齡化預警,其出生率甚至已經低于日本等發達國家。

今年4月和7月,李克強總理和習近平總書記先后“督戰”東北。習近平總書記近日東北調研中指出,東北發展應多策并舉,“加減乘除”一起做。其中的“做加法”就是要求東北做大做強裝備制造業,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服務業。

事實上,被視為“老工業基地”的東北,其裝備制造業依然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石。東北在中國的工業體系中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即使目前東北原油產量都占到全國的2/5,重型卡車占1/2,造船業占1/3,汽車占1/4,木材占1/2,鋼產量占1/8。

但在“工業4.0”時代里,東北的裝備制造業的打法已經越來越落后。其升級和轉性不僅必要,更是迫在眉睫了。未來東北的裝備制造業如果不能在智能工廠、智能生產、智能物流上有革命性的創新,那東北經濟將真正失去振興的支點。

4月李克強總理在東北三省經濟工作座談會上強調:“推進裝備制造業走出去和開展國際產能合作,研究設立東北振興產業投資基金,促進東北裝備在走向世界中實現轉型升級,帶動更多配套和就業。”

事實上,早在2012年,工信部就印發了《高端裝備制造業“十二五”發展規劃》。《規劃》要求加快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以信息化、智能化、集成化為突破口,建成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高端裝備制造研發基地。

事實上,東北的裝備制造業的升級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伴隨著核電、風電、汽車發動機、船舶制造和海洋工程等一批重大項目的落戶和實施,以大連為核心的遼寧沿海經濟帶產業聚集和產業拉動效應日趨顯現,以大連為核心的遼寧沿海經濟帶崛起;以沈西工業走廊為核心的腹地加速轉型;哈大齊工業走廊戰略整合優勢見成效。

可是目前東北經濟依然受到資源衰退、產能過剩等問題的困擾,這更意味著東北的經濟轉型就更需加快步伐。不僅國有經濟要變革和發展,并且要改變過去民營經濟的依附性存在的局面,使經濟真正具有多元與持久的活力。

更多資訊請關注自動化軟件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