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第21次締約方大會的相關數據顯示,到2030年,全球四分之一的能源供應是由低碳能源結構組成的;未來的15年,新增的60%的能源將會是可再生能源,其中三分之二的增長量在中國、歐盟、美國和印度;在傳統的化石能源領域,天然氣將是唯一增長的能源,其他能源都將不斷下降;美國、歐洲和日本對煤的需求將會降低45%,印度對煤的需求將會增加,但增速不會太高。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將在今年召開可謂正是時候,真正要達到可再生能源持續發展,萬里長征目前我們才剛開始走第一步。
從2000年到2030年,世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仍然持續上升。數據顯示,到2020年,通過一系列措施,溫室氣體排放將呈現平穩甚至下降的趨勢。到2030年,在全球能源結構中,化石能源將只占10%左右。我們如果想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須轉變能源結構,提高能效,同時加大投入可再生能源。
據預測,全球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勢頭持續強勁。2013年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的增速將達到45%。到2020年,世界26%的電能將由可再生能源提供。2020年,經合組織國家和非經合組織國家的發電結構將會出現顯著差異。在經合組織國家,低碳經濟成為能源發展轉型的主要驅動力,其80%的發電量來自于新能源,但也面臨著國內能源需求增長放緩的市場瓶頸期。而在非經合組織國家,因為環境污染和能源安全的需要,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增速也達到35%,隨著其整體用電需求的突飛猛進,新能源的發展仍有巨大潛力。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