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落實“水十條”要吸取過往經驗教訓

時間:2015-07-2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我國對環境污染的三大領域吹響了全面防治的集結號。2013年出臺《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也稱“大氣十條”),如今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而且環保部透露《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有望年內出臺。顯然,這三大行動計劃既能保障公眾環境權益,還將倒逼經濟調結構、轉方式。

日前,國務院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又被稱為“水十條”。這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國水污染防治工作行動指南。

我國對環境污染的三大領域吹響了全面防治的集結號。2013年出臺《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也稱“大氣十條”),如今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而且環保部透露《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有望年內出臺。顯然,這三大行動計劃既能保障公眾環境權益,還將倒逼經濟調結構、轉方式。

在環境污染全面圍困我們的背景下,主動迎擊是必然選項。“大氣十條”的諸多亮點早已獲得了輿論肯定,防治效果在很多城市已經初顯。相比“大氣十條”,“水十條”在繼承優點的同時,還有一個顯著變化是,更加明確防治的責任主體,即每一條舉措后面都有相應的責任部門,這無疑有利于措施落實。

顯然,制定“水十條”只是第一步,落實這些措施必然會面臨不少挑戰。這既是因為過去多年水環境保護“欠賬”太多,也是因為這一行動涉及到江河湖海及地下水等方方面面,問題復雜,任務艱巨。

筆者以為,要想“水十條”落實到位,必須充分吸取之前的很多經驗和教訓。首先,要吸取過去水污染防治成功的經驗與失敗的教訓。據說,我國在上世紀50年代就開始進行水污染防治,經過幾十年的防治必然積累了一些經驗。既不能丟掉過去的經驗,更不能忘了過去的教訓。坦率地說,教訓比經驗要多很多,今天水環境之所以如此惡化——目前我國水庫水源地水質約11%不達標,湖泊水源地水質約70%不達標,地下水水源地水質約60%不達標,主要原因是沒有下決心防治,相關環保制度淪為擺設,從地方政府到企業再到公民個體,很多都在追求各自利益,忽略了水環境。

因此,落實“水十條”的前提是,全面梳理水環境惡化的種種原因,反思相關制度為何沒有落實,只有深刻總結原因,才能吸取教訓。尤其是,要吸取過去制度不完善、不落實的教訓。現行水污染防治法存在立法目標偏低、監管責任不明確、對違法行為懲罰不夠等問題,希望早日完成修法,并向新環保法看齊。

其次,要吸取“大氣十條”實施的經驗和教訓。大氣污染與水污染防治的本質是一樣的。那么,已經實施一年多的“大氣十條”有哪些經驗可供借鑒呢?筆者認為,在“控煤”、“控塵”、“控工業污染”、“控新建項目污染”等方面都有成功經驗。例如,確定部分城市空氣首要污染源,對水污染防治就有借鑒意義。但更要吸取“大氣十條”實施過程中的教訓,比如,仍有部分企業直排偷排嚴重,點狀排放、游擊作業成為污染防治的“硬骨頭”,這說明新環保法威懾力不夠,地方部門執法偏軟,問責不及時。再如,環保部負責人透露,行政管理部門指使監測站編造、篡改監測數據的情況時有發生,這一教訓更要吸取。

另外,還要吸取國外水污染防治的經驗和教訓。由于水、空氣等被污染與工業化“同行”,很多國家都經歷了先污染后治理的過程,不少經驗可以借鑒。例如,21世紀初韓國政府采取三措施“治水”:一是疏浚清淤,二是全面截污,三是保持水量。當然,其他國家“治水”過程中也有失敗教訓值得我們吸取。

更多資訊請關注供水環保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