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德媒:中國制造不再需要我們 靠高新技術開始“單飛”

時間:2015-06-2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德國《世界報》6月28日文章,原題:他們已不再需要我們德國企業。在中國通過合資經營取得了良好業務,但同時,技術轉讓也培養了強勁對手。如今,中國人開始“進攻”了。

德國《世界報》6月28日文章,原題:他們已不再需要我們德國企業。在中國通過合資經營取得了良好業務,但同時,技術轉讓也培養了強勁對手。如今,中國人開始“進攻”了。

哪位德國客人若登上北京南站的高鐵列車,會感覺仿佛坐在家里。在中國的高鐵軌道上,有來自西方和日本的技術,但又有許多不同。最新動向是:中國鐵路巨頭已成為西方企業的強勁對手,正為馬來西亞、阿根廷等國家提供列車并建設鐵路網。

幾十年來,歐洲人、美國人和日本人帶來先進技術,同時獲準進入中國龐大的市場。吸收了國外高新技術的中國企業如今開始“單飛”,先在國內,然后走向其他新興市場,最終到達西方。工業化國家的制造商,現在要眼睜睜看著數十億美元的訂單被中國人拿走。

麥肯錫稱,在中低檔機器制造上,德國生產商已感受到巨大壓力。即使在不斷增長的中端市場和服務方面,中國人也越來越強大。如今,德國工業正進入“4.0”階段,中國企業已盯上德國高技術領域,希望進行合作。

實際上,合資企業已不再是中國獲得西方技術的唯一通道。如今,全球的制造商發現,中央王國正以更好的方式來獲得國外專業知識:他們參與各大汽車制造商的并購,如最近加入標致雪鐵龍集團,或購買西方生產商整個企業,如沃爾沃等。與此同時,中國本土企業不斷壯大。“中國已成為創新型國家”,銀杏咨詢公司合伙人丹尼爾·科勒說,對中國企業來說,中外合資企業不再是獲得技術的重要途徑。西方企業在華研發技術,則可面向中國市場和其他新興市場。

但和以前一樣,歐洲企業在華投資仍存困難。中國歐盟商會會長伍德克希望,周一在布魯塞爾召開的中歐峰會能促進中國進一步開放市場。

更多資訊請關注機械傳動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