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于6月24日正式出現在公眾面前,主管工業和金融的馬凱副總理領銜,國務院24個部門相關領域的負責人作為小組成員出現,輔佐馬凱組長的5位副組長分別來自于工信部、國務院、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和財政部。
該小組主要職責是統籌協調國家制造強國建設全局性工作,審議推動制造業發展的重大規劃、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專項和重要工作安排,加強戰略謀劃,指導各地區、各部門開展工作,協調跨地區、跨部門重要事項,加強對重要事項落實情況的督促檢查。
6月25日,接近領導小組的一位人士對記者說,領導小組目前的工作是抓緊制定出臺十大領域產業規劃,包括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產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農業機械裝備。
班底精良
在領導小組成員正式公布前,坊間已有消息稱,組長將由國務院相關領導擔任。而主管工業、交通及金融工作的副總理馬凱,顯然是最為合適的人選。
“《中國制造2025》是以國務院名義頒發的文件,是我國未來十年的發展戰略,盡管工信部是牽頭部門,但這不是一個部門就能完成的,需要國家數十個部門的分工協作,需要由一個國務院副總理級別的領導來牽頭。”工信部一位人士稱。
據悉,領導小組成員來自國務院所屬的24個部門,《中國制造2025》的任務分工或多或少地與這24個部門有著聯系,而根據國辦文件表述,領導小組的一個重要職能就是協調跨地區、跨部門重要事項。
記者注意到,今年3月馬凱曾出訪德國,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共同出席漢諾威消費電子、信息及通信博覽會開幕式,與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能源部長加布里爾就加強中德經濟技術合作舉行會談,并出席了弗勞恩霍夫協會“工業4.0”座談會。
一位觀察人士認為馬凱此次訪德意義非凡。“要知道,德國是第一個提出并制定‘工業4.0’計劃的國家,中德兩國在開發利用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等技術方面的合作潛力和空間越來越大。”該人士說。
而馬凱的左膀右臂是5位來自國家最權威部門的相關領域的負責人,他們分別是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國務院副秘書長肖亞慶、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科技部副部長曹健林、財政部副部長劉昆。
從公開的資料便能看出,5名副組長既是代表所在部門參與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工作,同時又都具備不同的特殊履歷和經驗,涵蓋產、學、研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