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企業動態 > 資訊詳情

“中國制造2025”將催生新一代自動化龍頭

時間:2015-06-24

來源:濟寧萊恩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導語:分析認為,工業4.0有望推動國內相關行業和企業進一步發展和進步,而在資本市場上,工業4.0相關題材與上市公司亦是資金熱烈追逐的對象之一。其中,工業互聯網、工業自動化和工業機器人細分領域頗受關注與期待。

在國家的升級戰略中,讓企業進行智能化、工業化相結合的改進升級,是中國企業更好提升和發展的一條重要途徑。去年10月,中德政府在第三輪磋商后發表《中德合作行動綱要》,宣布兩國將開展“工業4.0”合作,該領域的合作有望成為中德未來產業合作的新方向。

分析認為,工業4.0有望推動國內相關行業和企業進一步發展和進步,而在資本市場上,工業4.0相關題材與上市公司亦是資金熱烈追逐的對象之一。其中,工業互聯網、工業自動化和工業機器人細分領域頗受關注與期待。

從全球范圍來看,當前工業互聯網得到了多個國家重視——國際上工業互聯網的代表是美國的先進制造戰略,和德國的工業4.0。通過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寬帶網絡等技術,通過接入傳感器,實現對物理設備的信息感知、網絡通信、遠程控制和協作。早前有消息表示,美國GE公司提出工業互聯網的概念,投資10億美元提高效率。而德國工業4.0德國將工業分為機械化、電氣化、數字化、智能制造四階段。

國內情況來看,十八大報告提出四化協同、兩化深度融合的方向。而“中國制造2025”更被認為將拉開工業互聯網序幕。有分析指出,在未來20年中,中國工業互聯網發展至少可帶來3萬億美元左右的GDP增量。應用工業互聯網后,企業的效率會提高大約20%,成本可以下降20%,節能減排可以下降10%左右。

分析認為,行業內將出現兩條顯著的高速成長主線。一是高端智能裝備加速成長,如工業機器人、自動化裝配線、自動化倉儲設備等,第二條主線是本土自動化龍頭。

“中國制造2025”是中國制造“三步走”戰略的第一步。分析指出,作為未來國家級重大戰略的組成部分,工業自動化被認為將是其中一個具備中長期高景氣度的分支。

2015年是工業自動化的元年,相關重點實施領域已圈定在新信息技術產業、生物制造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新能源產業上,相關規劃也預計即將出爐。有市場人士分析,產業升級轉型的迫切,將促使該領域迎來快速增長,相關上市公司中長期可適度關注。

東吳證券分析師王衛明表示,工業自動化設備屬于智能裝備的范疇,是“十二五”期間國家重點扶持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2010年10月《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

在未來五年里,伴隨著人口紅利消失和原材料、能源成本的上漲,中國制造業將經歷由粗放型、低附加值模式向集約型、高附加值模式的歷史性轉變。作為高端制造業的“基石”,工業自動化裝備面臨著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新興產業發展需求雙重機遇。“其中,行業內將出現兩條顯著的高速成長主線。一是高端智能裝備加速成長——前期滲透率已經較高的數控機床、過程自動化系統、變頻器等產品增速在明顯放緩,而隨著低端勞動力成本加速上行、產業升級進入白熱階段,‘替代人工’屬性更強、前期滲透率較低的高端智能裝備,如工業機器人、自動化裝配線、自動化倉儲設備等,有望越過產品導入期、進入高速成長期,未來5年保持年均20-30%的快速增長。”王衛明同時也表示,第二條高速成長主線是本土自動化龍頭有望崛起。“受益于國家支持國產化率提升的政策意圖、關鍵零部件的突破,掌握核心技術、研發能力強勁的國內自動化裝備企業有望加快進口替代的速度,實現超過行業平均的高速成長。”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