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兩會記者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答記者問時提道:“最近互聯網上流行的一個詞叫‘風口’,我想站在‘互聯網+’的風口上順勢而為,會使中國經濟飛起來。”那么,當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傳統服裝產業遇到互聯網,又將擦出怎樣的火花?
現場在線下單訂購服裝,網上時尚秀場,DIY服裝私人定制平臺……5月25日,2015FASHIONCUBE山東紡織服裝行業展示展銷會(以下簡稱展銷會)在濟南開幕,將種種應用于服裝行業的“互聯網+”新創意一并呈現。在“互聯網+”驅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這場匯集了來自省內700余家服裝企業的盛會無疑傳遞出一個積極的信號,即山東服裝企業已經開始嘗試借助互聯網的力量,革新生產技術,乘風起航。
標新立異“互聯網+”助力企業蝶變
在青島即墨,有一家名為“紅領”的服裝企業,在它的西服定制生產線上時常見到這樣的一幕:工人時不時抬頭看看工位上的顯示器,對吊在空中的半成品作出調整,只需按照顯示器的提示完成動作,一件西服便自動送到工人面前。這家傳統的服飾制造企業,借助“互聯網+”全新生產模式,實現了徹底蝶變。
“我們的服裝全部實現了互聯網在線定制,可根據客商需求,對衣服的面料、花紋、色系、尺寸等實現全方位私人定制。”在展銷會現場,紅領集團駐外支持經理夏月粉介紹說,紅領集團曾經也是一個按照傳統模式做成衣的企業。2003年,企業打破傳統思維,獨創了基于互聯網思維的“酷特智能C2M商業模式”。如今,企業已形成完整的個性化產品大規模工業化定制模式。“傳統生產方式制作一套西服一般需要3-6個月時間,而我們只需7個工作日,每天的定制西服產量可達2000余套。”夏月粉說。
無獨有偶,在泉城濟南,同樣有著一家深耕“互聯網+”多年的服裝企業,名為韓都衣舍。6年時間,韓都衣舍從引領韓風快時尚的淘品牌,成長為運營20個子品牌,擁有2600多名員工、800多名設計師的時尚集團,連續三年穩居線上女裝銷售冠軍,2014年交易額突破15億元,火箭般的成長速度被視為業界奇跡。
韓都衣舍CEO趙迎光表示,在韓都衣舍,每一款產品從設計、生產、銷售都以“產品小組”為核心,企劃、攝影、生產、營銷、客服、物流等相關業務環節配合,全程數據化、精細化運營。據悉,現在韓都衣舍有267個產品小組,每組由1-3人組成。每個小組就是一個獨立的經營體,自主經營,又充滿競爭。在最小的業務單元上,產品小組實現了責權利相對統一。正是這種小型化、專業化的產業組織特征,成就了韓都衣舍多款少量、以銷定產的高效互聯網銷售特點。
前赴后繼傳統企業競逐大浪
“互聯網+”大潮讓眾多服裝企業看到了商機,不少傳統企業也紛紛加入弄潮兒的大軍。濟南老牌服裝企業雅仕服裝公司便是其中一家。
“90年代的雅仕,你還記得嗎?”在展銷會雅仕服裝展區,企業服裝銷售網站和微信的二維碼被擺放在顯眼位置。濟南雅仕服裝展銷會現場負責人表示,作為濟南本地老品牌,雅仕曾是上世紀90年代濟南服裝的時尚代表品牌之一。如今在“互聯網+”大潮下,這個老品牌也開始嘗試轉型,于2014年建立了網絡銷售平臺,襯衣零售和西裝、工裝定制線上線下齊頭并進,實現了產品銷售線上線下協同發展。
服裝生產企業實踐“互聯網+”,離不開相關配套產業的發展。在服裝生產設備科技展區,一個個盛裝著布料的夾子和小籃子正在軌道上有序運行。“這臺設備名為智能吊掛系統,從最初的服裝布料,到最后的成衣,都可通過這臺設備實現。”機器研發方、和鷹科技集團上海歐泰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區域經理蔣俊華介紹說,這臺設備可以實現內衣、西裝等多種服裝定制,可節省20%30%勞動時間,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在展銷會二樓,“互聯網時尚秀場”的大標題吸引了不少市民注意。青島中紡億聯開發投資有限公司產業運營事業部總經理戴冰表示,互聯網時尚秀場是為設計師打造的一個APP展示平臺,展示設計師的創意作品。戴冰透露,一個名為東方時尚中心的大型服裝設計創意綜合體正在青島西海岸建設之中。該中心建成后,將結合互聯網交流平臺和展示體驗屋,線上線下共同發展,以點帶面,促進山東服裝行業向時尚潮流大步邁進。“我們還打算建立創客公寓,給有志于創業的服裝設計師提供一個理想的落腳點,讓這些年輕人在創意產業園里碰撞創意火花,交流分享經驗。”戴冰說。
雨后春筍集聚效應匯聚山東力量
服裝行業“互聯網+”的集聚效應正在日益凸顯,依靠互聯網迅速崛起的淘寶鎮、淘寶村成為最好的例證。
山東省曹縣大集鎮,是省內有名的淘寶鎮。近年來,“淘寶網店+服飾加工銷售”的電子商務經營模式在該鎮發展得如火如荼。目前,該鎮較大型的服飾加工戶達480多家,擁有8000多個網絡店鋪,2014年電子商務交易額達5億元。全鎮寬帶入戶3800余戶,創全省之最。其中,丁樓村全村300戶家庭中有280余戶開有淘寶網店,占全村95%以上,光纜入戶280余戶,入戶率達95%以上,并吸納周邊村莊上千名村民從事服飾加工行業,引來10余家物流快遞公司在此設點。全鎮從最開始的只生產攝影服飾到如今的各種兒童表演服飾、民族服飾、攝影道具、舞蹈鞋、繡花、布料、服飾輔料等,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
記者從山東省服裝行業協會獲悉,根據省政府發布的《山東省推進工業轉型升級行動計劃》、《山東紡織服裝產業轉型升級實施方案》,山東省上下正在實施紡織服裝產業轉型升級。經過多年發展,山東省紡織服裝行業具備了雄厚基礎,在各領域均涌現出一批標桿式企業:如魏橋創業集團是全球最大的棉紡織企業;如意集團是全球產業鏈最完整的紡織服裝企業;希努爾男裝已成為目前國內規模最大、技術裝備水平最高的男士正裝生產基地;孚日家紡是全球最大的家用紡織品生產企業,其中毛巾系列產品的生產能力居全球第一位。
此外,山東正圍繞服裝、家紡、產業用紡織品三大產業鏈,提升智能化制造水平。同時,山東企業還積極研發適合紡織服裝行業的軟件和輔助系統。借助“互聯網+”的東風,山東服裝“智造業”正在蓄勢起航。
更多資訊請關注紡織機械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