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2015CESASIA(亞洲國際消費電子展)首次在上海舉行。CES是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展,自1967年起,一年一度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
首屆亞洲CES
“這是中國的時代。”或許,我們可以用這句話來理解CES走進中國,它體現了中國廠商在國際市場上的重要地位比。不可否認,CES讓國外企業與中國有更多合作機會。
亞洲CES為期三天,密集的論壇離不開智能話題的同時,智能家居、機器人、可穿戴產品、物聯網、數字汽車、智慧城市等智能產品在會上也是隨處可見。
遇見美好的3D打印時代
遇見美好的3D打印時代
《第三次工業革命》作者杰里米.里夫金曾表示,以3D打印技術為代表的數字化制造技術,是引發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關鍵因素。在此次亞洲CES上,小編感受到了美好的3D打印時代。
遇見美好的3D打印時代
就拿國產3D打印機來說,來自于廣東熙爾科技有限公司的國產態勢3D打印機,在價格上就“秒殺”了國外品牌。據了解,其售價不到2萬元,而國外3D打印產品的價格是十分不菲的。
還有英特爾展示的用3D打印完成的“突觸裙”。用戶需要佩戴腦電波頭飾,其腦電波變化會反映在身上的LED燈上。
XYZprinting推出的daVinci系列的3D打印機,為業內稱為代表著下一波新制造典范的開始,影響范圍涵蓋工程、設計、教育學習及創作等方面,成為各個生活領域中不可或缺的新工具。
在國內,在華北和西北從高校的工科和技術背景中走出的3D打印廠商,在珠三角地區從傳統2D行業轉型發展3D打印技術的廠商,在長三角地區憑借進出口優勢發展海外3D打印市場的廠商,正在把3D打印技術和服務推向中國和海外。CES亞洲展,讓中國3D打印廠商與世界市場親密接觸,并且給國內大眾提供了了解世界3D打印技術的理想機會。
目前,亞洲版CES雖說還是一個初生的嬰兒,但它的潛力不可小覷。亞洲電子消費正處于快速增長中,這使得廠商將這一區域新興市場國家作為未來利益重點來源。發展速度快、消費人口龐大的中國,將成為業界發展的新支柱。
同時,隨著中國科技研發氛圍的崛起,如今,越來越多的全球知名國際展會開始向內地遷移,而上海也憑借其良好的創新氛圍和經濟活力,成為眾多國外展商移師的首選之地。
遇見美好的3D打印時代
3D打印離我們還有多遠?
雖然會場展示的3D打印產品都非常的吸引人,但是我們同樣可以發現,在這次展會上,3D打印廠商似乎乏善可陳,在參展的14個類別中展商最少。
這與3D打印目前的發展階段有關。3D打印尚不能做到一次打印多顏色、多種材料,而且打印耗時較長。盡管如此,消費者實現個性化的定制需求依然刺激著行業的先行者繼續探索。
3D打印行業現狀可概括為“國外率先,中國后起之秀”。發達國家進入政策密集期,將3D打印推向制造業轉型的風口。而我國3D打印產業政策后發優勢明顯,政府加快了政策出臺頻率,并全面統籌規劃內容,支持力度更大。隨著3D打印技術的成熟,行業應用成本的下降,3D打印或將爆發性增長。
在全球3D打印競爭最激烈的生物醫療、航空航天領域,中國已涌現出一批創新型研究群體,很多成果在全球平臺上已經可圈可點。在生物制造領域,西安交大2001年就實施了國內第一例3D打印頜面修復手術;華南理工大學在個性化的牙科舌側正畸托槽3D打印方面已拿到注冊許可證,上百套定制化托槽產品已銷往歐洲、非洲國家;在工業制造領域,清華大學在世界上率先完成無木模鑄型制造工藝;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研究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唯一突破飛機鈦合金大型主承力結構件激光快速成形技術并實現裝機應用的國家;華中科技大學已研發出全球最大的砂型“3D打印機”。
3D打印是一項有著巨大潛在價值的強大技術,但在不加批判的積極支持背后,要實現3D打印的所有潛在價值仍然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當前我國3D打印產業處于起步階段,成立技術創新聯盟,統籌3D打印領域的創新資源,通過技術標準推廣應用、知識產權保護、信息設備共享等協同創新機制,圍繞創新鏈,擴展產業鏈,培育服務鏈,才能創造出3D打印產業的中國品牌。
更多資訊請關注印刷包裝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