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智能化交通“互聯網+” 需加強政企合作

時間:2015-05-1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互聯網+”提出以后,各領域紛紛展開新發展方向。日前在南京召開的“第十四屆亞太智能交通論壇”上,來自百度、世紀高通、重慶市交通委等的專家對“互聯網+交通”進行了深入研討。

如今,“互聯網+傳統行業”的融合成為社會發展新趨勢。作為關系萬千百姓出行的交通系統,其與互聯網技術的融合尤為令人關注。日前在南京召開的“第十四屆亞太智能交通論壇”上,來自百度、世紀高通、重慶市交通委等的專家對“互聯網+交通”進行了深入研討。

互聯網已經融入交通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互聯網+”,引發全社會對“互聯網+”各個行業的思考和討論。事實上,對于重慶市交通系統而言,“互聯網+交通”已經走在路上。

在重慶,市民登錄交通委網站,就可以查到很多高速公路的路況、視頻快照等等。除此之外,重慶市交通委還發布了重慶交通的App,交通、路況、城市公交、出租車服務、軌道交通、長途客源、航班信息、鐵路信息、綜合查詢、投訴服務等等都包羅在了手機App里。

此外,重慶市從2013年開始安裝重慶公交電子站牌,到現在,該市已經有96%的公交線路開通了公交電子站牌。

重慶市交通委科技處處長蒙華告訴記者,“互聯網+”其實就是O2O——線上加線下。“‘互聯網+’對交通的影響有多大?出租車打車軟件對行業的沖擊和影響大家都有所經歷,今年出現的各種專車叫車軟件大家更能感受到‘互聯網+’對交通的影響。‘互聯網+交通’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在這種大背景下,交通產業更應該依靠提升服務水平加快自身產業發展。”

蒙華表示,目前,重慶市正在和百度地圖方面展開深度合作,未來準備基于移動互聯網信息進行推送服務,比如公交電子站牌信息、天氣預報或者交通阻斷信息等等。

百度地圖事業部應用技術總監李志堂告訴記者,如今,以地圖技術為核心的LBS技術已經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計算機科學學科,它提供了跟出行服務密切相關的能力和數據的開放接口。

在互聯網與交通領域融合方面,百度致力于和政府機關合作,讓公眾獲得全面準確的綜合出行服務信息。李志堂介紹說,2015年春節,重慶市委和重慶市交通委向百度提出,要把重慶北站和南站等詳細的交通信息提供給百度地圖,再通過百度地圖告訴公眾。“我們相當于搭了一個鵲橋,讓這些信息直達公眾。”

交通大數據待挖掘

鮮為人知的是,在互聯網領域,包括百度地圖、騰訊地圖和谷歌地圖等交通信息當中,很大一部分由北京世紀高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而加載有該公司交通信息的車輛品牌既包括奔馳、寶馬、大眾、豐田、本田等合資車輛,也包括長城、沃爾沃等國產車輛。北京世紀高通科技有限公司為何擁有如此大量的交通數據?

“現在每天進入我公司服務平臺的交通GPS數據將近1TB的規模,目前我公司擁有數據已經達到2PB的規模,”北京世紀高通科技有限公司大數據事業部總監李建軍告訴記者,“從數據規模來看,在未來的五到十年內,隨著車車通信、車路通信的發展,我公司的交通大數據將來一定會是海量的,而且易購,這方面的應用還有待挖掘。”

李建軍指出,“互聯網+交通”應當著力于如何緩解交通方面的壓力,而這離不開大數據的參與。“交通的核心問題是需求管理,需求管理從什么地方來?是從數據中來。未來在這個基礎之上疊加各個方面的應用,才能有效地緩解交通方面的壓力。”

李志堂也表示,未來希望讓數據能夠參與規劃交通的決策過程。國內幾大城市中工作、居住的人口分布完全不一樣,有的城市規劃合理一些,可以平鋪開,有的地方則非常集中,給上下班時段交通帶來很大壓力,“比如,我們現在可以對北京國貿地區上下班時間人流流動進行分析,甚至可以挖掘人們的出行方式以及通勤時間成本,相信這些對交通線路規劃、公共交通建設都是有幫助的。”

與此同時,專家對于交通大數據的挖掘也有一定疑慮。李志堂坦言,目前批量數據的開放,可能會侵犯到個體隱私,而這方面目前并沒有明確的規范。

江蘇省交通運輸廳信息中心主任童劍也表示,目前對數據公開沒有法律支撐,政府在很多問題上會覺得難辦,“或者說有時候也有風險在里面”。

政府需要與企業加強合作

與會專家指出,要想大力促進“互聯網+交通”的發展,必須深度開展政府與互聯網企業的合作。

在“互聯網+交通”領域,江蘇省可謂提前布局,并且在與企業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2007年,江蘇省就開展了出行系統建設,以發布靜態交通信息為主,沒有與企業開展任何合作。2012年,為了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江蘇開展了省級出行服務建設,與企業開展部分合作。到2014年,交通部大力推進政企合作模式的出行系統示范工程建設,江蘇省積極加入其中,與百度公司開展了全方位、深層次的合作。

“要充分發揮我們政企雙方的優勢資源,建立互惠互利的戰略伙伴關系,積極開展相關的共享交換,共同提升雙方的服務質量。政府部門主要提供權威可靠的交通信息資源,而企業主要負責信息服務的建設維護。”江蘇省交通運輸廳信息中心副總工程師邱衛云這樣講述他對“互聯網+交通”的理解。

李志堂指出,在互聯網背景下,智能交通事業的發展,或者說“互聯網+交通”的發展需要多方積極參與,“政府支持引導是有利保障,互聯網企業及技術是驅動引擎,傳統的行業企業和研究機構是中流砥柱。‘互聯網交通’中,多方的角色缺一不可,它不是替代的過程,而是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在政府和互聯網企業的合作中,應當進一步明確雙方在交通出行信息服務當中的定位。政府和企業如何建立一套雙方能夠共贏的合作模式也值得探索。”蒙華最后表示。

更多資訊請關注軌道交通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