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新一輪浪潮來襲 “無人工廠”引燃“中國智造”

時間:2015-05-1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機器換人”時代的加速到來,為珠三角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最直接、最現實的機遇。同樣,浙江省各地也紛紛出臺自動化改造規劃

富士康在晉城技師學院設立工業機器人研發中心,臺商協會在東莞技師學院設立機器人操作培訓基地,東莞出現“無人工廠”……一段時間以來,記者所到之處,有關機器人的項目隨處可見,有關機器人的話題隨處可聞。

機器人時代真的來了?

機器人來了“無人工廠”出現了

分揀、組裝、打磨、包裝,一道道工序井然有序,一個個產品完美無瑕,在廣東省東莞市松山湖長盈精密技術有限公司的車間里,一個個機械手動作規范,整齊劃一,精準完成每一項工作任務。

“首期計劃投入1000個無人機械手,前期已有100個機械手率先上崗。”長盈精密技術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任項生介紹說,完成“機器換人”后,公司將壓縮90%的工人數量。

“我們是一家生產手機系列連接器、屏蔽件和超精密五金端子及模具的高新技術企業。若按手工操作生產水平來計算,我們則需要工作人員2000多人。”

長盈精密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奇星介紹說,“機器換人”完成后,中后臺管理人員總數將不會超過200人。

據相關媒體報道,到2014年,在東莞市441家企業中,66%的企業已經在近5年里開始實施“機器換人”計劃,并有92%的企業將在未來兩年完成“機器換人”。

然而,東莞市也只是廣東省的一個縮影。

就在今年初,廣東省提出,3年累計推動195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展“機器換人”。

同樣,隨著勞動力成本上升,以及過度依賴出口難以維系的人口紅利,浙江省制造業人工成本已經接近人均1萬美元的水平線。統計數據顯示,浙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人均勞動報酬年均增長15.8%,總量和增幅均居全國前列。

用“機器換人”正在成為浙江省眾多企業的選擇。

目前,浙江省有3.6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準備用“機器換人”。浙江省提出,計劃5年內投入5000億元,完成“機器換人”的計劃。

“機器換人”是無奈之舉?

企業為什么要選擇用機器人?有人算了一筆賬:一個機器人可以一周工作7天,可以連續三班倒,可以不用給加班費,可以代替4人-5人,可以代替人工成本大約22萬元左右。

根據浙江省相關部門提供的數據,“機器換人”后,61.5%的企業至少減少10%的一線員工,其中16.3%的企業減少30%以上的一線員工。若按照用工減少10%推算,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可減少用工70萬人以上,每年可節省用工成本290億元以上。

然而,節省人工成本只是一方面,更多的原因恐怕還是人難招。

“有些崗位薪水太低,有些崗位環境太差,有些崗位流程太單調……”深圳中南人才人力資源集團董事長楊杰告訴記者,現在的“80后”“90后”更青睞于工作環境好、待遇高的工作,一些流水線的崗位越來越無人問津了。

楊杰說,目前“機器換人”的大多數是工作環境差、薪水待遇低的崗位,淘汰的工人多為低端且無技術的工人,而那些高技能人才依然供不應求。因為招工難,“機器換人”現象在珠三角、長三角等沿海制造業發達的省份顯得尤其突出。

然而,機器人的應用,也并非一片坦途。

業內人士透露,富士康機器人項目進展就不是很順利。有專家指出,目前機器人主要應用領域還是在前端的高精度貼片和后端的裝配、搬運環節,而絕大部分中間制造環節,還是必須用人工。

有媒體報道,富士康創始人郭臺銘坦承,富士康研發的機械手尚未達到像人類手指那樣的熟練、靈活程度,富士康正在開發下一代機械手臂。

盡管如此,佛山、東莞等珠三角制造業城市在嚴峻的用工形勢倒逼下,還是制訂了“機器換人”計劃。記者注意到,隨著這股浪潮在廣大企業中掀起,智能機器人、無人生產線已開始大量應用。

“機器換人”助推產業轉型升級

從鞋底加工到手機外殼成型,從車燈到眼鏡,機械手、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等產品已經被廣泛用于各種日常用品的加工。機器人,已經走進我們的生活。

廣東科杰機械自動化有限公司負責人劉春生說,用數控雕銑機加工一塊蘋果手機的屏幕,僅需兩分鐘。“機器換人”后可為客戶省下約2/3的人力成本……

正如科杰公司感受到的那樣,大規模的“機器換人”計劃正在廣東省推開。

根據廣東省日前出臺的《廣東省工業轉型升級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未來3年,廣東將累計投入9430億元用于工業技術改造,并推動195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展“機器換人”。

根據廣東省制定的目標,到2017年末,廣東3年將累計引導兩萬家、超過50%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新一輪技術改造;初步建成10個在全國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智能制造產業基地,建成兩個國內領先的機器人制造產業基地。

對于大規模開展“機器換人”的必要性,廣東省常務副省長徐少華日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這是用新思維解決新問題的需要。

“現在提出產業轉型升級,我們不能再把勞動力的低廉作為招商引資的優惠工具,也不宜再把低廉勞動力作為發展產業的一個招牌。新問題要用新思維去解決。比如招工難問題,勞動力不夠可以找機器人。”徐少華在接受一家新聞媒體采訪時說。

據悉,廣東省制造業一線工人人均年工資早在2013年就達到了4.6萬元,是10年前的2.9倍,遠遠高于一些東南亞國家和地區。近幾年,廣東省相當一部分代工企業,甚至一些高端產品的代工企業都大規模轉移遷出。

留不住人,又如何能留住企業?

用“機器換人”,讓企業繼續留在珠三角,從去年全面啟動“機器換人”行動計劃以來,東莞市財政每年安排兩億元對企業進行資助,目前全市已有6成企業開展了“機器換人”工作。

“機器換人”時代的加速到來,為珠三角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最直接、最現實的機遇。同樣,浙江省各地也紛紛出臺自動化改造規劃。

“中國智造”的時代正在到來

未來數年,制造業從業人數逐年下降,機器人密度將逐年上升。多位業界人士認為,在珠三角地區制造業企業轉型“中國智造”的關鍵時期,地方政府“機器換人”戰略的實施令企業“服下了一顆定心丸”,具有重要的引導意義。

2015年將成為工業機器人國產化元年。在中國版“工業4.0”背景下,對以工業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裝備的需求,正呈井噴式增長趨勢。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底,我國工業機器人的裝機量達到5.23萬臺,居全球第三。

與此同時,“中國智造”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隨著一些地區勞動力短缺現象日益嚴重,機器人的需求將逐漸增加,這也將倒逼機器人科研技術實現更多突破、更多國產化。”深圳眾為興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總監李悅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創新人才的培養和“機器換人”相關政策的推動,我國機器人產業將迅速發展,“無人工廠”將逐漸增多,“中國智造”的時代終將到來。


工廠操作人員正在安裝調試機械手。

在長盈精密技術有限公司車間內,兩名技術工人正在探討機器安裝操作問題。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