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聯網時代,智能互聯產品會給制造商從服務、運營、創新等角度帶來全方位的價值。那么,各位企業家是否已經有了新的戰略思考、新的產品定位?是否已經準備好了在新的物聯網時代創造更大的價值?
大家知道我們已經處于一個智能互聯的時代,專家預測到2020年全球將會有500億產品連接到物聯網上。這么多產品和這些產品產生的數據,會帶來巨大的價值。物聯網簡單來說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個是物,也就是今天我們強調的是智能互聯產品。第二就是大家很熟知的連接技術,有線無線的網絡,它的功能是把產品產生的數據傳輸到后端。后端就是物聯網的第三個組成部分,也就是企業的內部信息系統,包括生產制造系統、研發系統、大數據分析系統等。
麥肯錫研究院指出,到2025年物聯網帶來的每年的經濟規模會達到3.7-6.2萬億美元。同時,Gartner認為,制造業將成為物聯網領域最受益的產業。2014年11月份,哈佛商業評論發表封面文章,說智能互聯產品的出現將引領第三次IT浪潮,這次IT浪潮給生產率提升帶來的變革將遠遠大于互聯網。
簡單看下智能互聯產品的發展趨勢,以農場設備為例,最傳統的產品大部分由機械部件組成,當我們加入了處理器、傳感器之后,就變成了一個智能產品。在此基礎上我們再加入連接部件,使它能夠接入到網絡,它就變成了智能互聯產品。單一的智能互聯產品比傳統的產品具有更多的價值來滿足客戶的需求。但是當我們為了滿足更大的客戶需求的時候,我們可能需要由單一的智能互聯產品和其他的智能互聯產品進行互聯協作,形成產品系統的方案。比如,當拖拉機和收割機、播種機進行有效協作的時候,它能夠支撐一個比較完整的農業生產過程。我們如何去滿足更多的更大的需求呢?試想如果剛剛提到的產品系統能夠跟種子的優化系統,跟天氣預報系統,跟大宗農作物期貨交易系統去互聯,它勢必會帶來更大的價值。所以由此產生的系統我們稱之為產品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