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同在一個課堂,也能擁有“私人定制”教學;“大白”助教團驚艷亮相,智能教學萌翻全場……在昨天上海教博會開幕當天,一群學生圍在上海交通大學的展臺,沉浸在“未來智慧課堂”給他們帶來的新奇和驚喜中。記者昨天在現場的展示區看到,教育信息化成為本屆教博會展示的亮點,更多創新的教育方式被應用到申城學校中,未來的課堂將變得越來越有趣。
未來將現“私人定制”課堂
一張網、一個移動終端,課程任你挑、老師由你選。“互聯網+”時代,未來課堂將脫離紙張的束縛,教育變得更智慧,“私人定制”亦成為新常態。傳統課堂上,一個時間段內只能進行一件事,而未來課堂將出現并行教學。原來,上海交大將“慕課”與“一屏多顯”等多項前沿科創技術相融合,合力打造基于“互聯網+”的“云教室”。
利用“一屏多顯”技術,在不改變現有顯示設備(如電視、投影等)的條件下,能夠實現一個屏幕同時顯示多個畫面的全新功能。課本、黑板變成一塊塊特殊屏幕,學生們可根據自己的需求,隨心選擇不同教學內容,進入不同的知識場景,并能收到“私人定制”的課堂作業。做好的作業上傳到課桌屏幕上,還能和小伙伴一起討論。
同時,利用信息技術和大數據管理,教師還能與數據產生神奇的“化學反應”。“互聯網+”時代的課堂,教師通過學生在屏幕上的答題進展,隨時知道哪些問題成了學生的難點,并有能力去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微觀表現,傳統的備課模式講轉變成針對性更強的一對一備課模式,如學生在什么時候翻開書,在一道題上逗留了多久,會向多少同班同學發起主動交流等。
大數據背景下,老師將有更多機會理解每一個學生,個性的課堂將愈發成為師生雙方生命共鳴的所在??裳葜v可表演
“大白”助教團萌翻全場“歡迎來到上海交大未來課堂,請聽從大白助教的指示。”展臺上引人注目的帥氣“大白”就是上海交大自主設計的“NAO仿人機器人”。別看他個子小,論本領他可不簡單。根據課程需要,“大白”助教可以在課堂上下達語音指示,配合聲效講述精彩的故事案例;也可以進行動作演示,賽跑、踢球、做廣播操甚至還能來一段高難度的街舞;甚至可以與人親切交流互動。
在展場另一側,一塊屏幕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屏幕里一朵美麗的玫瑰花徐徐綻放,參觀者在屏幕前輕輕伸出手,便可在三維空間中采摘花瓣。這就是上海交大研發的基于動作捕捉技術的三維人機交互系統。同樣地,拼裝零件、調制試劑等場景也可以通過人機交互系統在真實空間和三維空間里實現同步交互。今后,學生不用擔心復雜的理化實驗,不會厭煩枯燥的機械檢測,人機交互系統通過三維技術捕捉動作使得教學成為一場有趣的互動式體驗。學生戴上“頭環”
老師可知曉是否注意力集中學生上課時的情緒如何?注意力有沒有集中?什么時候注意力渙散了?今后,只要學生頭戴《超能陸戰隊》里控制微型機器人的“頭環”感應器,老師可以根據顯示器上的顏色看出來。工作人員介紹,這款讓課堂成效可視化的高科技設備,今后有望幫助教師實時了解學生的情緒表現,根據學生注意力集中程度,來調整自己的教學內容和方式,隨時調整課堂策略。
而在盧灣區一中心小學,“云手表”已經被應用,這款手表可以測試學生運動時的心率、血氧飽和度等數據,并將數據傳輸到云終端,體育課上老師就能實時了解學生的體質數據,教學可以更加個性化,體育課也能上得更安全。拓展課程上網
中小學生在校外也能學習此外,在教博會現場,一個“基于數字化課程環境建設和學習方式變革的探索項目”也吸引了很多觀眾的注意。記者了解到,這一上海市中小學專題教育網絡學習平臺,經過2年的建設目前已經實現了與學生學籍數據的對接,學生離開學校也可以在線學習,并轉化成學分。
據介紹,目前平臺已上線課程13門,作為學校拓展課程的一部分,涉及公共安全、健康生活、疾病預防、食品安全與營養等多個主題。其中,小學6門,初中4門,高中3門。這些課程短小精悍,每門課程一般有4個模塊,每個模塊學習時長也根據學段不同有所區別。
這一由上海電化教育館開發的平臺截至目前訪問量已近20萬人次,實際參加學習的人數為5.5萬人。等到課程全部建成,可以支持約200門專題教育網絡課程的在線發布,供130萬學生在線學習,還可以為學校、區縣和市教育行政部門提供學生的實時學習情況統計數據。
一張網、一個移動終端,課程任你挑、老師由你選。“互聯網+”時代,未來課堂將脫離紙張的束縛,教育變得更智慧,“私人定制”亦成為新常態。傳統課堂上,一個時間段內只能進行一件事,而未來課堂將出現并行教學。原來,上海交大將“慕課”與“一屏多顯”等多項前沿科創技術相融合,合力打造基于“互聯網+”的“云教室”。
利用“一屏多顯”技術,在不改變現有顯示設備(如電視、投影等)的條件下,能夠實現一個屏幕同時顯示多個畫面的全新功能。課本、黑板變成一塊塊特殊屏幕,學生們可根據自己的需求,隨心選擇不同教學內容,進入不同的知識場景,并能收到“私人定制”的課堂作業。做好的作業上傳到課桌屏幕上,還能和小伙伴一起討論。
同時,利用信息技術和大數據管理,教師還能與數據產生神奇的“化學反應”。“互聯網+”時代的課堂,教師通過學生在屏幕上的答題進展,隨時知道哪些問題成了學生的難點,并有能力去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微觀表現,傳統的備課模式講轉變成針對性更強的一對一備課模式,如學生在什么時候翻開書,在一道題上逗留了多久,會向多少同班同學發起主動交流等。
大數據背景下,老師將有更多機會理解每一個學生,個性的課堂將愈發成為師生雙方生命共鳴的所在。
可演講可表演
“大白”助教團萌翻全場
“歡迎來到上海交大未來課堂,請聽從大白助教的指示。”展臺上引人注目的帥氣“大白”就是上海交大自主設計的“NAO仿人機器人”。別看他個子小,論本領他可不簡單。根據課程需要,“大白”助教可以在課堂上下達語音指示,配合聲效講述精彩的故事案例;也可以進行動作演示,賽跑、踢球、做廣播操甚至還能來一段高難度的街舞;甚至可以與人親切交流互動。
在展場另一側,一塊屏幕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屏幕里一朵美麗的玫瑰花徐徐綻放,參觀者在屏幕前輕輕伸出手,便可在三維空間中采摘花瓣。這就是上海交大研發的基于動作捕捉技術的三維人機交互系統。同樣地,拼裝零件、調制試劑等場景也可以通過人機交互系統在真實空間和三維空間里實現同步交互。今后,學生不用擔心復雜的理化實驗,不會厭煩枯燥的機械檢測,人機交互系統通過三維技術捕捉動作使得教學成為一場有趣的互動式體驗。
學生戴上“頭環”
老師可知曉是否注意力集中
學生上課時的情緒如何?注意力有沒有集中?什么時候注意力渙散了?今后,只要學生頭戴《超能陸戰隊》里控制微型機器人的“頭環”感應器,老師可以根據顯示器上的顏色看出來。工作人員介紹,這款讓課堂成效可視化的高科技設備,今后有望幫助教師實時了解學生的情緒表現,根據學生注意力集中程度,來調整自己的教學內容和方式,隨時調整課堂策略。
而在盧灣區一中心小學,“云手表”已經被應用,這款手表可以測試學生運動時的心率、血氧飽和度等數據,并將數據傳輸到云終端,體育課上老師就能實時了解學生的體質數據,教學可以更加個性化,體育課也能上得更安全。
拓展課程上網
中小學生在校外也能學習
此外,在教博會現場,一個“基于數字化課程環境建設和學習方式變革的探索項目”也吸引了很多觀眾的注意。記者了解到,這一上海市中小學專題教育網絡學習平臺,經過2年的建設目前已經實現了與學生學籍數據的對接,學生離開學校也可以在線學習,并轉化成學分。
據介紹,目前平臺已上線課程13門,作為學校拓展課程的一部分,涉及公共安全、健康生活、疾病預防、食品安全與營養等多個主題。其中,小學6門,初中4門,高中3門。這些課程短小精悍,每門課程一般有4個模塊,每個模塊學習時長也根據學段不同有所區別。
這一由上海電化教育館開發的平臺截至目前訪問量已近20萬人次,實際參加學習的人數為5.5萬人。等到課程全部建成,可以支持約200門專題教育網絡課程的在線發布,供130萬學生在線學習,還可以為學校、區縣和市教育行政部門提供學生的實時學習情況統計數據。
[花絮]
虛擬“醫生”做手術
展場中央,一臺特別的胸腔穿刺手術吸引了很多人駐足。沒有病人、手術臺和無影燈,手術在一臺神秘的“黑匣子”里上緊張有序地進行,并且在大屏幕上完整顯現。“醫生”首先對穿刺部位進行三次消毒,如果消毒范圍過小或有留白,系統會進行糾錯并要求重新消毒。麻醉過程模擬多角度進針,注射皮丘,垂直進針逐層麻醉。進行穿刺時,在不同部位和組織,可以感受到不同的阻力和突破感。進行多次抽液操作時,系統會自動判斷引流導管的閉合狀態,并給予提示。最后,抽吸積液可模擬送檢,進行實驗室化驗。
“胸腔穿刺虛擬教學訓練系統”由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聯合研制開發,支持醫學生實時交互性力反饋的穿刺類虛擬訓練。該系統獲得2014年全國高等院校自制教具優勝獎,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利用虛擬現實技術使胸腔穿刺操作通過人機對話的形式完成,對學生來說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形式上極大地區別于傳統的模具教學,可反復、無風險訓練,提供真實的“代入感”訓練微環境。
[提醒]
“模擬課堂”首現
據悉,本屆教博會將持續到本周日。現場還將舉行豐富多彩的現場活動,如模擬課堂、主題講座、特色展演等。觀眾還可以參與“十佳”評選,通過門票上的投票聯選出每個展區的“十佳”;中小學生還可以刷電子學生證參與微調查、互動游戲、敲章尋寶等活動,記錄下自己的參觀足跡。
“模擬課堂”是首次出現在教博會上的體驗式活動。四天展會期間,現場的模擬課堂已全部排滿,課堂內容有高校、中小學課程和信息化企業的課件應用案例,讓觀眾們在觀展同時,親身體驗現代課堂的發展變化。從即日起,觀眾可通過“上海教育博覽會”微信提前預約上課座位。值得一提的是,反映中華優秀文化和民族傳統的學校特色課程與項目也將在展會現場進行表演和互動。
據悉,本次展會,觀眾憑票免費入場。20萬張教博會門票已于近日發送到各個參展單位。展會期間,社會觀眾亦可憑有效身份證件免費換領門票入場。
五場論壇相繼舉行
本屆上海教育博覽會展會期間將舉行五場高規格的教育高峰論壇,既有主題為“深化教育綜合改革,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上海教育現代化新起點高峰論壇,也有社會關注的學區化集團化辦學論壇、“快樂足球陽光體育”論壇等熱點論壇,還有專業性較強的長三角區域教育信息化論壇、青年教師專業成長論壇等專題論壇。通過這些論壇,教育界和社會各界將共同探討和交流上海教育發展的熱點和重點。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