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制造業試水機器自動化
四年前的一天,羅建軍的焊接車間迎來第一臺機器人,這臺機器人工作半徑1。2米,負載量12公斤,可以焊接65寸電視機后殼的材料,可以360度旋轉,也可以上下或L型旋轉。之前沒有機器人時,車間都是用一種叫“十字滑塊”的工具來進行焊接,但是用十字滑塊有局限性:一片材料通常有四個角,激光焊接出光的地方有一個點,十字滑塊帶動的激光槍頭在一個角的某個點出光后,因為跑不了這么遠要退回來,需要人把它翻過來,把材料放好位置,它才能再重新開始焊,這樣一來需要挪四次,效率很低,如果要提高產能就要配備很多臺激光機。
據羅建軍介紹,按照傳統的十字模塊的焊接方法,把一個產品做出來一般需要四臺機器、四個人,兩個人焊接焊道,兩個人遞材料,一個小時還做不到50片。有了機器人,現在一臺主機,配備兩個人即可。只要把機器人的程式設定好,機器人就能根據你設定的軌跡跑動,一個小時的產能能提高到120片左右。
距離頂欣五金200多公里遠的佛山市順德區凱恒電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恒電機”)也在試水機器自動化。
凱恒電機運營和人事行政部的陳宇告訴經濟觀察報,一年多前,電機車間的流水線步驟--轉子、定子、組裝都采用機器手,產能提高了50%,人員節約了70%,一個崗位出一個產品以前從頭到尾70個人,現在可能需要10個人就夠了,整個工廠也由原來三四千人減少到如今的500人。設備更新換代,對生產線上的工人無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也會定期派人到設備廠商處接受培訓,工人要學習機器人的運作原理,例如如何對機器進行調試、如何運作和維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