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部署“中國制造2025”不能一哄而上

時間:2015-04-0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3月2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推進實施“中國制造2025”,實現制造業升級。

相比慣用的5年規劃,這一次,中央層面為中國制造業規劃了10年。3月2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推進實施“中國制造2025”,實現制造業升級。

顧名思義,這一規劃管用10年。該規劃一方面是解決目前中國制造業面臨的勞動力人口短缺等內的短期問題,另一方面將為提升我國制造業的國際競爭力指明長期方向。這是10年的意義所在。

推動中國制造由大變強

3月2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推進實施“中國制造2025”,實現制造業升級。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會議上指出,中國正處于加快推進工業化進程中,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和基礎。“中國制造2025”,對于推動中國制造由大變強,使中國制造包含更多中國創造因素,更多依靠中國裝備、依托中國品牌,促進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向中高端水平邁進,具有重要意義。

該會議強調,要順應“互聯網”的發展趨勢,以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為主線,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檔數控機床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農業機械裝備10大領域,強化工業基礎能力,提高工藝水平和產品質量,推進智能制造、綠色制造。

上述10大領域,相比2010年國家提出的新興戰略產業更加具體。

2010年《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國發〔2010〕32號)涉及的7大產業,分別是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產業、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

其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包括做強航空產業,促進衛星及其應用產業發展,大力發展軌道交通裝備,大力發展海洋工程裝備。積極發展以數字化、柔性化及系統集成技術為核心的智能制造裝備等。

本次則是將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等分類,從原先的高端裝備制造業總類別中分離出來。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陳強表示,這次提出的10大領域的產業,相比上一次新興戰略產業更加高端、更加細致。比如像農業機械裝備,顯然和目前中國農村勞動力逐步減少,下一步需要解決更少人種田等問題有關。

“中國與發達國家差距還是很大,尤其是在農業領域。目前互聯網對經濟產生的影響,類似電力對過去的工業革命一樣,因此在上述領域需要借助互聯網融合盡快突破。”

截至目前,中國農村越來越多的領域開始實現機械化生產,其中棉花可以實現機械化種植,水稻、小麥普遍使用了機械化收割,但是水稻機械化種植比例仍不高,至于蔬菜等經濟作物種植收割比例仍偏低。比如蔬菜、水果仍未實現機械化收割采摘。

務求重點突破不能一哄而上

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下一步要推出中國制造重點領域升級向綠皮書目錄指引,動態調整、滾動推進。

會議稱,堅持市場主導、改革創新,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大中小企業配套推進,務求重點突破,取得實效,財稅、金融、人才等政策都要給予傾斜。通過不懈努力奮斗,打造中國制造業升級版。

從2010年開始,中國制造業產出占世界制造業19.8%,首次成為世界第一制造大國。不過,中國盡管是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但是并不是強國。典型例子是,很多核心部件難以生產出來。

比如飛機的發動機,計算機的芯片,甚至煮飯鍋的內部涂料等等。而一些高端技術,已經很難以通過進口獲得,只能依靠自主開發。這也是“中國制造2025”戰略提出的背景所在。

目前隨著全球新的工業革命的到來,各國提出了類似的新戰略,典型的是德國提出了工業4.0的戰略。不過一些專家認為,這些戰略與中國還有區別。中國工程院院士郭重慶就認為,“互聯網”對中國的涵義是更適合中國。互聯網的本質是開放、公眾參與、共創、普惠、平等、脫媒、平臺型整合,中國是要通過開源、開放、共創、共享的互聯網思維推動創新,這與德國主要靠中小企業自己研發不一樣。

據悉,江蘇正在制定“中國制造2025”行動方案,預備重點建設10家千億級規模的B2B電商交易平臺,引導鋼鐵、化工、船舶、醫藥、有色金屬、紡織面料、工程機械等行業重點龍頭企業建設特色交易平臺。

此前重慶也確定了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這包括培育集成電路、液晶面板、機器人、新材料、物聯網、頁巖氣、生物醫藥、新能源及電動汽車、MDI等。

其他地區也有類似的戰略,不過一般都大同小異,其中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比較普遍。

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委員王安耕表示,國家過去提出發展戰略新興產業后,各地也相應提出了類似的戰略。目前各地也在提新的戰略,不過各地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確定,要差異化發展,不能盲目一哄而上。

中國社科院工業所所長助理張其仔則建議,推進“中國制造2025”,需進一步出臺各種配套政策支持,否則很多高端產品即使生產出來了,也沒有用武之地。

此前無人機、新能源汽車、私人飛機、大屏幕網絡電視等制造產業,在中國已經有所發展,不過無人機和一般私人飛機因為低空未完全放開,難以有大的推進。

而新能源汽車因為高速公路缺乏類似加油的充電樁,難以跑遠路。至于網絡電視,因為牌照限制的問題,仍難以大規模推廣。

更多資訊請關注電子制造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