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4.0最早誕生于德國,是德國政府提出的高科技戰略計劃,在2013年4月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正式推出。此計劃一經面世,就引起國內多方關注,尤其是中央高層。
時間軸:
◆2014年3月,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德國,在《法蘭克福匯報》發表的署名文章中重點提到德國?工業4.0戰略,認為工業4.0是中國加速制造業發展的關鍵一步;
◆10月,李克強訪問德國,發表《中德合作行動綱要》,宣布了中德兩國將開展工業4.0合作,這對于中國企業而言意味著巨大的轉型契機,該領域合作有望成為中德未來產業合作的新方向。
◆10月28日,我國同濟大學與德國菲尼克斯電氣歷時1年共同建成了國內首個“工業4.0—智能工廠實驗室”。未來該實驗室將從概念走向工程實踐,走向國內工程教育第一線,進一步推動我國工業4.0進程。
◆11月4日,第16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在上海開幕,國內外領軍企業充分展示了個性化、智能化生產的前沿技術成果,獲得1600萬元訂單,引發市場對中國版工業4.0的遐想。
◆12月20日,由機械工業出版社、清華管理評論、智造大講堂等單位聯合主辦的“工業4.0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共同探討新常態下中國工業發展和變革之路。
◆12月2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互聯網與工業融合創新試點企業現場會暨年度工作總結部署會在青島召開。會議主要落實《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專項行動計劃(2013-2018年)》的部署,總結和交流創新經驗,對2015年融合創新專項行動進行部署。
習主席和李總理先后表態支持后,《中國制造2025》有望出臺,各地方配套政策或也將陸續出臺,許多優質智能機械類上市公司爭相追隨。從中央到地方、宏觀到圍觀,不斷受事件性驅動而掀起新的工業4.0投資熱潮撲面而來。
“應運而生”的產業園
工業4.0無疑成為當下政界、學術界以及產業共同探討的新議題,受政策、產業影響帶動的產業地產也在對工業4.0蠢蠢欲動。
◆中國(濰坊)國家級創意設計產業綜合集聚區
2015年1月7日,濰坊市人民政府與深圳市某企業正式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啟動建設中國(濰坊)國家級創意設計產業綜合集聚區項目。規劃在五年內,整合形成300至500家線下和30000家以上線上創意設計及電子商務等產業鏈相關的綜合性企業群,成為國內首個工業4.0產業園。
◆潼湖生態智慧區
潼湖生態智慧區位于廣東省惠州市,具備一定的制造業和電子信息產業做為迎接工業4.0的基礎,發力高端新興電子信息產業,成為珠三角創新要素集聚區,是潼湖生態智慧區的目標。
2014年12月25日潼湖生態智慧區正式啟動建設,共儲備了20宗項目,預計投資總額約285億元,全部達產后年產值約520億元。其中,12宗已簽約項目主要為區域總部、研發中心、科技孵化器等;8宗擬簽約項目則涉及互聯網、平板顯示、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新能源、文化創意等。潼湖生態智慧區產業體系上精細化發展,與“工業4.0”所倡導的制造業領域智能生產技術的應用普及相輔相成。
綜上,不難看出“工業4.0”的旋風已經從中央吹到業界和產業地產,但這類項目的發展走向還未能做出判斷。隨著“工業4.0”的政策落地、業界發展,相信在2015年內會有更多這類題材的產業項目誕生,臣通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