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自動化設備能夠有效提升生產效率,以前500人才能完成的工作,現在只需要100人便可以。”廣東福田電器有限公司(下稱福田電器)董事長梁錫強興奮地說。
當前,順德出臺了各種政策著力支持企業通過自動化生產線改造、機器代人等方式推進自身轉型升級。在如此機遇下,勒流街道也不斷引導企業推進自動化和信息化改造,進而以點帶面,推動區域轉型升級享受技術改造“智慧紅利”。
人力成本制約企業發展
勒流以工業立鎮,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其擁有的大批傳統制造企業也正面臨轉型升級。“最直接的就是當前人力資源成本高企已成為制約本地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勒流街道經濟和科技促進局有關負責人說。
勒流要如何破解企業轉型升級中遭遇的難題?推動企業進行自動化和信息化改造成為勒流的選擇。
事實上,在政府的引導下,勒流已經有不少企業已經進行了探索。廣東新寶電器股份有限公司過去3年投入7400多萬元開展技術改造,用機器人代人,共減少近2000名工人。目前,新寶現有的機器代人還局限于配套工廠,由于產品標準龐大,在總裝車間尚難以普及機器人。新寶電器副總裁王偉說,新寶明年要將64個產品標準壓縮到47個,讓一個標準件可以與50至100款產品相匹配,這樣便于在總裝車間實現機器代人。
而值得注意的是,新寶在機器代人計劃的成本回收年限并不長,其時間為1.6年。
為了引導更多的勒流企業像新寶一樣推動技術改造,今年7月,勒流經科局組織60多名本地企業老板到廣東嘉騰機器人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佛山市利迅達機器人系統有限公司等多家自動化設備企業參觀,以幫助企業的技術改造。
當廣東嘉騰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營銷副總監陳洪波向企業家們介紹“一臺自動導引運輸車的工作量是一個工人的三倍”后,企業家們沸騰了,他們紛紛表示,通過這樣的活動,讓他們更新了對自動化生產的認識,對自動化設備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人手減15%產值卻增20%
企業要發展,在更新硬件設備的同時,也應提升軟件管理能力。今年8月,在勒流經科局舉辦的企業信息化應用提升參觀學習活動中,企業代表們了解學習企業在應用ERP信息系統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并學習應用信息化管理進程當中的經驗。
作為本次活動參與者之一的福田電器,是勒流企業中應用信息管理系統最早的一家。梁錫強表示,在應用過程當中要處理的問題可不少。
他說,當時因為企業硬件不足,福田最初應用ERP系統時并不順利,僅限于生產領域倉庫的進貨出貨統計。為了能發揮系統的最大效能,福田電器從整理企業管理系統入手,配合ERP系統,更新和完善各工作流程,目前該系統已被公司銷售、技術研發等部門廣泛應用。
“自從用了該系統后,公司人手減少了15%至20%,而產值卻有20%的增長。”梁錫強說,使用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統,能夠幫助管理者清晰了解公司每根“毛細血管”的情況,有助于企業實現精益化生產,不僅能節省人力資源,提升工作效率,還能提高決策的有效性。
在此前舉辦的勒流自動化改造和信息化應用提升論壇中,廣東工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副院長袁清珂也鼓勵勒流企業積極進行技術改造,他說,早前的管理以人工管理為主,可隨著業務擴展,傳統的人工管理方式顯然已經跟不上發展趨勢。而實現信息化管理后,公司的日常生產調整通過系統就能實現,還能根據系統數據形成有效的市場數據分析。
專項資金助推企業升級
勒流政府不僅僅是為企業提供學習的便利,還積極出臺相關優惠政策,鼓勵企業更好地轉型升級。
勒流經科局有關負責人說,今年勒流出臺了《2014年度勒流街道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專項安排了180萬元資金用于鼓勵企業應用自動化、信息化及精益生產。
據其介紹,為鼓勵中小微企業改造升級,在本次勒流街道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獎勵項目申報評比中,街道把項目投入與年度產值的比例作為專家評審的一項重要指標,目的是讓更多的中小微企業能在評選中突圍而出,讓其起示范帶動作用。
他還告訴記者,在評審當中,自動化改造類別的項目主要以生產線改造和購入機械手、注塑機、沖壓機等大型設備為主,信息化改造類別的項目主要以企業ERP、信息系統一體化、供應鏈條碼管理系統為主,而精益生產改造類別的項目則以品質管理和生產流程優化為主。
據了解,本次共有40多個項目參與評審,而評審結果也將于近期公布。
對于政府出臺的政策,梁錫強說,勒流街道出臺的該獎勵辦法體現了政府對企業轉型升級的支持,相信能對中小微企業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有利于推動本地產業的發展。
更多資訊請關注自動化軟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