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退出光伏市場 ABB搶灘中國風電市場

時間:2014-11-0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記者獲悉,來自瑞士蘇黎世的世界500強企業——ABB集團憑借一種海上升壓站的新型設備,近日與風電場建造商——振華重工簽下大單,成功切入潛力巨大的中國風電市場。振華重工是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

記者獲悉,來自瑞士蘇黎世的世界500強企業——ABB集團憑借一種海上升壓站的新型設備,近日與風電場建造商——振華重工簽下大單,成功切入潛力巨大的中國風電市場。振華重工是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海上升壓站是海上風電項目的關鍵設施,主要功能是匯總風電場各風電發電機輸送來的電流,并將電壓升至110kV或者220kV,然后傳輸到陸上集控中心并網;這一設備的特點是能讓海上風電穩定地接入電網,目前國內尚無此類產品。

有關合同細節,記者聯系ABB中國和振華重工采訪時,并沒有得到具體回應。

數據顯示,中國風電裝機正在以每天超過30臺的速度高速增長,目前中國風機裝機容量已經接近1億千瓦,達到世界第一;全國風電并網裝機容量也達到8277萬千瓦。記者獲悉,我國“十三五”新能源發展目標已經初步確定——到2020年,風電裝機容量至少要達到2億千瓦,市場前景可想而知。僅就海上風電而言,國家能源局剛剛召開了“全國海上風電推進會”,會上公布的《全國海上風電開發建設方案(2014~2016)》顯示,全國待建風電項目多達44個,裝機容量超過1000萬千瓦。

ABB切入中國風電市場

在近日召開的“2014北京國際風能大會”上,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朱明透露,截至2014年8月底,中國風電并網裝機容量已經達到8300萬千瓦,2014年年底可以達到1億千瓦,從而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風電發電量占比也將由2008年的0.38%增長到2.52%,連續兩年超過核電,成為國內第三大電源。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雄在全國“十三五”能源規劃工作會議上再次強調,要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實現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15%的目標,其中,風電裝機容量要達到2億千瓦。

眾所周知,風能因其清潔無污染的特性,用于發電優勢明顯,因此成為最具規模化商業開發前景的新能源發電形式。目前,中國風電市場的特點是,一方面風電裝機容量爆發式增長,一方面則是“棄風限電”現象頻出。原因就在于風電的不確定性和不可控性,導致風電無法滿足穩定性、連續性、可調性等并網要求。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棄風率的平均水平為10.74%;其中,“三北地區”尤為嚴重,2013年的棄風率達到20.6%,幾乎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2倍。

“當下亟須解決的問題就是保證風電穩定性以及長距離傳輸的問題,‘窩電’現象經常出現,風電并網技術落后是‘并網難’的重要原因。”電力系統權威人士告訴記者。

ABB集團的新設備正是瞄準了這一市場需求。記者獲悉,ABB一直持續關注中國風電市場,并將中國視為關鍵市場,甚至將風電總部由丹麥遷往北京;過去數年,ABB參與了包括中國最大的陸上風場之一的吉林向陽風電場、中國第一個潮間帶風電場——江蘇如東風電場、中國第一個海上風力發電項目——上海東海大橋海上風電場等眾多項目的建設。

ABB集團成功切入中國風電市場。圖為ABB參與的中國風電項目——上海東海大橋風電場。

史畢福“操刀”革新

業內人士認為,與振華重工的最新合作,顯示了ABB集團在中國已經不再滿足參與單個風電項目的建設,而是將觸角伸向中國風電市場更深更廣的層面,可以說是ABB在中國風電市場的一種最新商業模式。

熟悉ABB的人士告訴記者,2013年6月上任的首席執行官史畢福正在ABB集團推行一場從內到外的“大手術”;一年以來,不斷剝離非核心業務正是這場“手術”的“第一刀”,而正在實施的“步步為盈”計劃,以及最新推出的“千日維新”,則標志著這場“手術”進入新階段。

最明顯的變化是,ABB集團在今年上半年決意推出光伏EPC(即工程總承包)市場。目前,該公司在全球的10個光伏EPC項目中,已經有7個被關閉;到2014年年底,該公司90%的光伏EPC項目都將被關閉。

對于中國光伏市場,“我們會為中國提供從抵押到自動化控制等多個領域的光伏解決方案,因地制宜把握這里的光伏市場機遇。”ABB集團北亞區及中國區負責人顧純元表示。

史畢福表示,“我們把重心轉向高成長性業務領域,優化產品組合,進一步聚焦核心業務的增長。同時提升公司競爭力并降低風險,尤其是電力系統業務。”

對于中國市場,史畢福分析認為,2013年中國單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8倍,中國的能源結構中化石能源比重偏高,非化石能源的消費比重僅為9.8%,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將是不可逆轉的趨勢,“中國將更加重視環境污染等問題,這個過程需要中國減少GDP單位能耗,開發和推廣更多環境友好型能源技術,能源結構調整、能源使用效率提高、自動化技術普及等,意味著對高效、可靠輸配電的需求將持續增長。”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