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機械行業發展迅速,其中包裝機械更是成為了十大機械工業行業之一,但由于起步晚,整體與發達國家比還有些差距。我國的包裝機械行業只有盡快以科技創新、貼近用戶、自主研發的經營來代替一味引進和仿造的傳統模式,才能使我國的包裝行業和市場健康發展。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包裝機械行業的產品和技術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從產品結構看,我國包裝機械品種只有1300多種,例如枕式包裝機,茶葉包裝機,顆粒包裝機等型號,其配套數量少,缺少高精度和大型化產產品,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產品質量差距表現在產品性能低,穩定性和可靠性差、外觀造型不美觀、表面處理粗糙,許多元器件質量差,壽命短、可靠性低,影響了整體產品的質量;從企業狀況看,國內包裝機械行業缺少龍頭企業,生產規模大、產品檔次高的企業不多;從產品開發看,國還基本停留在測試仿制階段,自行開發能力弱,缺少科研生產中試基地,科研經費僅占銷售額的1%,而國外高達8%-10%。總的來說,我國包裝機械和國際先進的產品相比,在產品的開發、性能、質量、可靠性、服務等方面的競爭中都處于劣勢。
目前我國出口的包裝機械主要有飲料及液體食品灌裝機械、打包機械、紙和紙板加工機械、紙鋁塑復合軟包裝機械、各類窗口裝封、貼標包裝機械、制造包裝箱、盒、管、桶制造機械及電阻焊接機器等。食品和包裝機械出口區域已遍布東南亞、中東、南美、非洲、歐洲等地。其中,亞洲地區占整體出口額的35-40%,歐洲市場占到整體出口額的30%左右,中東和東南亞則是傳統的出口市場,非洲和南美市場是近年來新開拓的新興市場。總體來看,中國食品和包裝機械非常適合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技術水平和經濟條件,未來向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出口前景廣闊。
中國食品和包裝機械出口,從“小”到“大”,從低端到高端,呈現出產品多樣化的局面。“小”到打碼機、捆扎機,“大”到成套設備,出口的食品和包裝機械基本涵蓋現有的產品種類,不同層次的食品和包裝機械都有著不同的銷售市場。
中國食品和包裝機械技術適中、價廉物美,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中國出口到歐洲的食品和包裝機械產品價格只有國際市場的1/3或者1/4。我國自主生產的一款“自動充填包裝機”,可以在無真空室的情況下抽真空。而德國類似的設備,不僅需要在真空室內抽真空,速度也只有我國產品的70%,售價卻是我國產品價格的5倍。未來中國食品和包裝機械出口在繼續保持價格優勢的同時,應加大大型成套設備和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份額,努力搶占技術制高點。
國內包裝機械未來發展
現在我國包裝機械行業已進入快速發展時期,未來低層次產品將逐漸被市場所淘汰,近年來我國機械行業通過轉變產品結構、產業集聚和專業化重組,企業競爭力和行業發展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行業規模和工業總產值不斷放大大。
如今我國的包裝機械行業已不能同日而語,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商品生產和出口大國,與此同時,全球的目光也聚焦在發展最快、規模最大、最具潛力的中國包裝市場。機遇越大,競爭越烈,雖說我國的包裝機械行業產品水平上了新臺階,開始出現規模化、成套化、自動化的趨勢,傳動復雜、技術含量高的設備也開始出現。可以說我國的機械生產已滿足了國內的基本需求,并開始向東南亞及第三世界國家出口。
但是,為適應市場的需求,我國包裝機械行業也走到了十字路口,轉型調整成為包裝機械行業不得不思考的問題。向高速、多功能化及智能化的方向發展,走向高精尖之路,追趕發達國家的腳步,走出去,已是大勢所趨。
更多資訊請關注印刷包裝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