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國需要運用全球開源系統 制造創意機器人

時間:2014-09-1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全球最大的代工企業富士康已經開始大規模研發機器人,希望日后以機器取代某些環節的人工。在汽配廠,只要有大量穩定的訂單,企業主的第一件事就是購買機械手臂取代人工。

現代制造業并不是流水線的同義語,全球最大的代工企業富士康已經開始大規模研發機器人,希望日后以機器取代某些環節的人工。在汽配廠,只要有大量穩定的訂單,企業主的第一件事就是購買機械手臂取代人工。

在訂單穩定的制造工廠,機器人好處多多,沒有成本大幅上升難題,不會因為情緒變化生產出不合格的零件,提高了標準化率。幾乎所有的企業主都表示,購買機械手臂雖然貴,但長遠來看成本更低。而在潔凈、危險作業、物流等領域,機器人也發揮著人工難以發揮的作用。

2013年,我國工業機器人銷量達到了36560臺,同比增長60%,已經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一機器人市場。盡管如此,我國機器人數量使用密度較發達國家而言依然較低,在每千人機器人擁有量這個指標來看,我國僅有23臺/千人,不到日本的十分之一,與世界平均水平的55臺也有較大差距。從自動化水平最高、機器人應用最多的汽車行業來看,五大世界先進汽車生產國日本、德國、法國、美國、意大利的汽車工業機器人密度均達到了每萬人1000臺以上,中國即使大幅增長也僅有每萬人213臺。

廣東拓斯達科技認為,中國裝配之所以不如德美日等國,只有一個原因,流程與標準化程度不如發達國家,而機器人的標準化程度比人工好得多。蘋果某些微細螺絲的規格,被要求精確到百分之一毫米,機器人的操作要好得多。

中國機器人行業規模飛速發展,2013年增速50%。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制造業工人數量在5000萬人左右,而工業機器人傳統替代的領域如汽車、電子、化工及食品等行業的工人數量在3000萬人左右。假設這些行業的平均工業機器人密度達到100臺每萬人,則有30萬臺工業機器人的替代空間。

東莞市機器人技術協會秘書長蔣仕元說,機器人行業不如高鐵國產化率高,中國作為機器人最大的市場,缺乏核心技術,核心部件存在嚴重瓶頸,國產機器人在國內機器人市場的份額只有13%,在高科技的機器人領域,我們通常賺的還是組裝的辛苦錢。

日、韓等國實行機器人強國戰略,如廣州數控副總工程師何英武先生所說,“韓國重視服務類型機器人,主導這類型機器人的標準;美國主導高端機器人,如勘探、防爆燈功能機器人;日本的工業機器人非常出色,且比ABB價格便宜;瑞典的ABB代表歐洲的技術,工藝非常精湛,擁有最完整最好的產業鏈”,中國需要所有上述這些機器人,問題是,那些忙于跑馬圈地的企業已經準備好了嗎?

機器人產業研究專家羅百輝指出,截至2014年8月,全國已建或擬建的機器人相關產業園已超過40個。到2020年的規劃投資額超過1萬億元。機器人不是房地產化,不是地拿得多、園區面積大就有核心產業,股市造概念同樣不能突破核心技術瓶頸。中國機器人需要運用全球開源系統,讓愿意動手的年輕人在車庫中用國內廉價的零配件,制造出創意十足的機器人,最終不僅進入企業,還能進入尋常百姓家。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