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領先的動力管理公司伊頓近日宣布其中國研究院正式掛牌成為聯合政府及高校的三大教育創新中心駐地,即長寧區碩博士創新實踐基地、伊頓-哈爾濱工業大學工程實踐教育中心、伊頓-西南交通大學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作為伊頓持續推進中國本土研發及人才培養的又一重要舉措,三大教育創新中心的入駐將賦予伊頓中國研究院整合政府、高校和企業資源的平臺功能,在進一步深化技術交流的同時,為廣大學子提供創新實踐和職業發展的絕佳機遇。
伊頓執行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RamanathRamakrishnan為三大教育創新中心揭幕時表示:“矢志創新是百年伊頓奉行不懈的企業發展理念,也是墊定其動力管理領域全球領先地位的重要基石。作為伊頓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之一,我們在中國成功推行了以技術創新推動增長的發展戰略,并始終奉行‘本土研發服務當地市場’的創新策略。我們很高興三大教育創新中心選擇落戶伊頓中國研究院,憑借全球頂尖的創新網絡和跨部門的軟硬件技術資源,伊頓中國研究院將與政府和高校形成最佳協同合力,為促進中國本土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貢獻力量。”
伊頓中國研究院是伊頓在中國的6大研發及工程中心之一,其位于上海亞太區總部的伊頓中國研究院實驗室也于當天正式掛牌,并將繼續以前瞻性技術創新為導向,帶動本地研發實力穩步提升。伊頓中國研究院實驗室前身是伊頓中國創新中心實驗室,成立于2012年7月,旨在研發前瞻性關鍵技術和解決方案,并在下一代功率變換器、安全替代能源、環保真空開關、先進的診斷和預測系統、數字化綠色液壓系統、節能汽車動力總成、電動車輛和高效率充電技術等領域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為了針對區域生態系統進一步深化并拓展研究領域,伊頓中國研究院實驗室正式掛牌,并將2014年的攻關重點放在了控制系統和解決方案、電力系統和架構、先進機械系統、材料與加工技術等方向,為伊頓繼續引領未來動力管理發展方向提供創新支持。
在進入中國市場的二十年中,伊頓始終將開展與政府、高校及學術機構的科研交流作為公司發展本土創新中的重要一環,并與北京理工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8所高校在技術研發、人才培養等方面建立了長期堅實的合作基礎。值得一提的是,伊頓自2008年起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在國家重點科研領域的研發上展開了深入且緊密的合作,而與其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學院共同開展的“飛機系統的高性能數字控制器和可編程數字接口”項目被成功引入伊頓公司與商飛C919的合作框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