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清華科技園之五
清華陽光:以太陽之名以技術之名
——寫于清華科技園成立20周年之際
陽光投向大地每個角落的距離都一樣,但最早在清華轉化成暖流。引導者,推動者,堅守者,突破者,清華陽光扮演的角色在變,但其在太陽能光熱技術領域的影響力始終最高。
“我只不過是劃了一根火柴,干的是不浪漫的物理學。”清華陽光首席科學家殷志強的這根火柴一劃就是幾十年。如今從高原到盆地,自沿海至邊疆,朵朵太陽之花正安靜綻放,而清華陽光的創業身影,早已凝鑄在產業技術的每一次進化之中。
技術鼻祖:“黃埔軍校”功不可沒
上世紀80年代,創業潮席卷中關村,太陽能集熱管產業也在“兵分兩路”發展著:
一邊是清華電子系教授殷志強埋頭于研發,擔當行業技術的啟蒙者。1984年,他發明了漸變鋁一氮/鋁太陽選擇性吸收涂層——這種采用單陰極磁控濺射技術,開創世界性先河,使全玻璃真空太陽能集熱管產業化成為可能;1985年,他與人合作研制出首臺臥式磁控濺射鍍膜機。
另一邊,同為清華大學電子系教授的薛祖慶,因為擅長科技成果轉化,被派到系里創辦的華業公司擔任副總。無項目可做,大家只好蹬著三輪車倒賣錄音錄像帶等小商品維持。
直到有人提出,殷教授的研究已經相對成熟,為什么不將其產業化?1988年,殷志強出任華業公司總經理,和薛祖慶一道,就此拉開中國全玻璃真空管產業的大幕。
“當時市場上接受的還都是落后的平板式太陽能熱水器,大家對真空管集熱器這一技術很陌生。”清華陽光前總裁、現啟迪控股高級副總裁吳振一告訴筆者,1989年華業公司凱華全玻璃真空集熱管廠籌建,1990年3萬支全玻璃真空集熱管下線,但銷售卻不盡如人意。
為改變“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局面,殷薛二人在清華免費辦了幾期太陽能學習班。
大學教授、企業員工,殷志強身份邊界很模糊,但也正是這一點造就了他們在學術上是權威、在產業里為“鼻祖”的地位。也正是那份有問必答的無私,培育了整個行業的未來。
日后大部分學員投身于太陽能熱水器事業,大批自主企業群起。在2012年中國太陽能熱利用行業年會暨產業發展二十周年大會的出席名單上,多位億萬富翁都來自培訓班。因而,培訓班被稱為太陽能熱水器產業的“黃埔軍校”。
集熱管的銷售大為好轉,全玻璃真空管熱水器也逐步為人熟識。隨著1991年第二代鍍膜機——前開門周期永磁濺射鍍膜機的研制成功并投入應用,年產量突破8萬支,1992年的15萬支也被迅速消化。同年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和北京玻璃儀器廠共同出資成立了北京清華大學太陽能電子廠。1997年太陽能電子廠更名為北京清華陽光能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清華陽光”這個響亮的名字開始走向大眾。也是在這一年,世界首部《全玻璃真空太陽能集熱管》國家標準正式實施,5位起草人中有4位來自清華陽光。
從1994年的幾千萬元銷售額到2002年的2億多元,清華陽光成長為行業領頭企業。由于清華陽光的帶動效應,我國光熱產業也駛入快車道。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技術的支撐,2001年“全玻璃真空集熱管、集熱器及熱水系統”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2002年,公司完成增資擴股,一輕集團、首鋼股份加盟,組成全新的清華陽光。同年,該公司建成國內首條太陽熱水器自動生產流水線,引導太陽能光熱利用產品開始向規范化的方向發展。
堅守技術:實現全自動化變革
1986年,讀研究生的吳振一就曾在太陽能實驗室里洗過熱水澡;17年后,他擔任總裁,成為清華陽光的第二代領導人。
吳振一好文學,擅寫詩,但更多的人知道他愛研究,重創新。在任十年,吳振一堅持技術說話,其本人也拿到過15個該領域的相關專利。
2003年,清華陽光發明紫金涂層集熱管,吸收比高達96%,接近理論極限值;2007年,全玻璃熱管式真空太陽集熱管在清華陽光研制成功,將太陽能熱水器帶入安全時代;同年,清華陽光新一代承壓產品“雙核艙”問世,成功解決直插式太陽能熱水器承壓應用的技術難題。
吳振一調研看到,“半自動化甚至作坊式生產方式主導著行業,這與該行業的先進性極不相稱。”拒絕“人口紅利”,提高生產自動化程度和生產效率成為清華陽光進步的新路徑。
吳振一根據企業自身狀況,制定“小步快走”戰略,在自動化裝備研究上持續投入。2011年,集公司近8年創新成果于一身的,全球首條集熱管自動化生產線落成。
這條自動化生產線克服了玻璃加工行業、磁控濺射膜層制備以及真空的獲得與保持中的許多難點,實現了集熱管生產從手工、半自動化到全自動化的根本性變革。中國太陽能行業協會領導羅振濤在參觀了清華陽光生產線后表示,“清華陽光讓業內人士看到了太陽能熱水器大規模工業化發展的方向。”
作為這一領域的唯一的國有控股企業,雖然在經營策略上有很多局限,但清華陽光仍保持著穩步增長,收入在2009年達到歷史最高的3.5億元。
尋找突破:始終在前沿引領
“整個行業又在看著清華陽光。”文輝說。
但這一次清華陽光不會只顧低頭研究。去年,最大股東清華控股對公司做出調整,將陽光并入啟迪控股,并由啟迪旗下的北京亞都科技CEO文輝出任清華陽光總裁。太陽能采暖是清華陽光調整后新的發力點之一,文輝認為“現在太陽能熱水器市場規模是一千億,采暖則是萬億級別。”
此前,國內光熱市場貌似是清華陽光負責技術,其他企業負責掙錢。目前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注重技術研發,有的也在清華建立起聯合實驗室,但是關于采暖行業的下一步,幾乎都在關注清華陽光的動作。可以預見的是,清華陽光很有可能在太陽能采暖領域再次擔任引導者。
2009年家電下鄉以來,零售市場的飽和成為“后遺癥”,對此文輝表示,清華陽光知道渠道是自己的短板,因此除采暖外,未來重點還要放在深耕工程市場。2013年,全國21個省、市、自治區開始強制安裝太陽能,憑借這股東風,文輝希望把清華陽光樹立成工程領域的品牌,在產業鏈每個環節都要做出特色。
文輝希望公司繼續將技術作為企業成長的原動力,依靠產品的先進性與市場化來創造價值,續寫輝煌。
2014年3月初,“全玻璃熱管集熱器排空式太陽能供熱采暖系統”和“一種新型高效的采暖專用閉式承壓太陽能集熱系統”新產品鑒定會召開。清華陽光兩項太陽能供熱采暖系統雙雙通過鑒定,表明該企業在太陽能采暖技術方面取得了新進展,同時標志著太陽能采暖技術上邁入新階段。
這一次,清華陽光又走在了技術前沿。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