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工信部的初步統計,2013年,我國物聯網產業市場規模高達6000億元,與上年相比,同比增長超過60%。物聯網是繼互聯網之后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也是智能化時代的產物,被廣泛應用新興產業之中,如智能安防、智能電網、二維碼和智慧城市等。物聯網深深的影響著國民經濟和人們的生活。物聯網分傳感器、系統集成和通訊網絡三大產業同時廣泛應用于鐵路、電力、交通、治安、能源、金融等各類領域。而PLC是一種數字運算操作電子系統,用于控制機械的生產過程,是工業控制的核心部分,可以看作是一種經過特殊設計的工業計算機,整個的設計原則就是簡單與實用。各種新技術的發展推動了PLC的發展。
目前,國際PLC廠商有西門子、歐姆龍、三菱、羅克韋爾自動化、施耐德等,國產品牌主要有臺達、和利時、歐辰、合信、信捷等,就目前的市場份額來看,國際廠商占據絕大部分的市場,但國內廠商發展迅速,占比穩步提高。
近年來,深受國內外經濟環境的影響,PLC市場規模持續走低。隨著國家系列政策的出臺及在28個領域推進投資超過120億元,物聯網將成為推進的重點,同時,智能家居、智能電網以及智能城市發展對物聯網的發展也需求很大,未來市場潛力巨大。而物聯網對PLC市場起到了巨大的拉動作用。PLC作為信息采集和控制的主要手段,在物聯網的建設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必然伴隨物聯網的發展而大步前進。2009-2013年物聯網的增長率均在30%以上。
物聯網作為國家新型戰略型產業,得到了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如《國務院關于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政策,物聯網是“十二五”信息化重點扶持方向,我國面臨著產業升級、經濟轉型,物聯網在各行業的應用不斷深化,將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
根據工信部報告,未來五年物聯網將保持快速增長的勢頭,預計未來五年年均增長率超過30%。國內廠商PLC發展迅速且逐步成熟,應抓住未來物聯網發展良好勢頭,進一步擠占國內市場。
物聯網雖然應用廣泛且每年市場規模穩步上升,然而,物聯網的應用領域僅局限在熱點領域諸如智能交通、智能醫療、智能安防和車聯網等,在十分冷門的行業應用十分有限,而這些行業蘊藏的市場潛力有待開發。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對高風險工作環境進行檢查,如煤礦、油田、核電等工作場所進行智能感知,通過上傳數據、電腦分析判斷工作環境是否安全;2.重大工程的安全系數監測,如鐵路、橋梁坍塌事故,通過物聯網技術可以對已有工程和代建工程的安全系數進行測試,從而確保工程的安全性;3.生態環境監測,如森林火災、泥石流、洪災等不易被人為監控行業,物聯網可通過傳感設備對生態環境進行監測,能有效防止災害發生;4.對物品的實時跟蹤。物聯網對物流行業推動作用明顯,通過對物品的實時跟蹤,物聯網可實現將配送環節連成一體,資源配置得到優化,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