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文匯報》報道,有資料顯示,全球每1000名胎兒在母體發育過程中,就有1名會出現神經管缺陷疾病脊柱裂,一般要等到懷孕26周,醫生才能為胎兒做產前手術修補。不過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最新研發的微型機器人,可深入子宮內為胎兒拍下3D照片,甚至進行精確外科手術,增加胎兒存活機會。
據悉,醫學界暫無辦法在脊柱裂出現初期提供治療,不過專家相信,使用該微型機械人后,將可把治療脊柱裂的時間,由現時26周大大提前至16周,為治療這項先天性缺陷提供革命性改進。
新技術還可用于其它子宮內手術,不會對胎兒造成傷害。項目負責人烏爾塞林認為,此舉可減低對孕婦的風險。這項花費1000萬英鎊的研究成果,有望數年內投入臨床應用。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下一篇:
?
智能機器人將組團亮相CIMES?
2014被認為是中國機器人的爆發元年,高端裝備業首先刮起了機器人上崗旋風。以自主創新,打破了國外對工業機器人等多領域技術封鎖的沈陽新松,就預言機器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