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博通擬生產支持中國所有電信運營商的芯片

時間:2014-03-2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雖然中國移動的網絡所采用的技術在中國之外很少被使用,但該公司超過7.6億的用戶對手機進而芯片的需求支撐了該技術。

雖然中國移動的網絡所采用的技術在中國之外很少被使用,但該公司超過7.6億的用戶對手機進而芯片的需求支撐了該技術。

博通首席執行長麥格雷戈(ScottMcGregor)在接受采訪時稱,公司將從今年年中開始生產支持更多類型手機的芯片,這樣博通的芯片就能和中國所有的電信運營商兼容了。博通目前生產的芯片只能與在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香港)股份有限公司(ChinaUnicom(HongKong)Ltd.)的網絡上運行的手機兼容。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目前的智能手機用戶已超過5億戶。麥格雷戈表示,雖然最近幾個季度智能手機的需求有所減弱,但需求情況“依然不錯”。他還說,在中國市場銷售芯片依然面臨“相當激烈”的競爭。

全球電子產品供應鏈的很大一部分也在中國。據普華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的一份報告顯示,2012年,中國消耗的半導體材料比國內生產的半導體材料多出1,016億美元。這一缺口促使中國官員反復呼吁增加國內半導體產量,這也令外界擔心中國政府為了支持本國工業可能會采取措施將西方競爭對手邊緣化。

中國在去年12月份表示,將投入約50億美元設立一只支持微芯片產業發展的新基金。此舉令半導體行業擔心,中國企業可能會享有優惠待遇。

國有芯片公司紫光集團有限公司(TsinghuaUnigroupLtd.)近期也展開了兩筆收購交易,分析師稱這些收購交易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受到了政府要整合國內芯片行業的驅動,中國政府希望芯片行業在一個國有龍頭企業率領下展開整合。去年7月份,紫光集團同意收購中國芯片公司展訊通信有限公司(SpreadtrumCommunicationsInc),去年12月還達成了收購無線芯片組制造企業銳迪科微電子(RDAMicroelectronicsInc.)的交易。

最近,有些外資硬件公司聲稱在華業務的銷售增長遭遇障礙。博通公司競爭對手高通公司(QualcommInc.)正在接受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簡稱:發改委)的反壟斷調查。在此項調查公布之前,高通首席執行長曾表示,美國對中資企業的限制以及美國國家安全局的監聽丑聞影響了該公司的在華業務。

當談到博通在中國是否也面臨類似挑戰時,麥格雷戈表示,博通不存在這個問題,公司的情況一直不錯。

麥格雷戈說,他對中國政府近期劃撥支出支持國內芯片生產和設計行業的做法表示歡迎,因為博通與展訊通信和芯片制造商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SemiconductorManufacturingInternationalCo.)等公司有合作業務。他說,博通還曾與紫光集團洽談。

博通去年的全球業務收入為83億美元,其中略低于一半的收入來自手機芯片業務。博通還制造用于多種其他產品的芯片,其中包括電視機頂盒芯片和網絡設備芯片。

麥格雷戈是在一次媒體會的間隙發表上述講話的,該公司在這次媒體會上宣布與上海科技大學結成聯盟,以支持上海的無線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上海科技大學校長江綿恒是前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的兒子,也是中國半導體和高科技行業的一員老將。

江綿恒在講話中稱:作為一所科研院校,上海科技大學致力于創新價值鏈的整合,服務于中國成為創新驅動型國家的目標。上海科大期待與博通的合作。

更多資訊請關注電力電子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