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鏡頭、工業相機、數據提取與控制單元能否很好的集成?光源的免維護壽命是否可以更長一些?相機的安裝接口和外形尺寸能否完成全行業統一標準?圖像數據傳輸的接口是否有統一的標準?傳感器數據能否很好的融合到統一的現場控制數據總線當中?數據處理與決策功能是否可以完成如數據提取、數據存儲、決策響應、現場監視等多種任務的同步多層次并行?”這些都是機器視覺用戶十分關心的話題。
現在許多客戶都要求機器視覺廠商能提供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而不只是購買幾個機器視覺產品或者系統軟件。這就要求機器視覺技術要有很強的集成能力,這個能力不僅僅是可以將成熟的機器視覺系統提供給客戶,更重要的是你要懂客戶的機械設備的加工性能和他的應用習慣。這些問題,無疑給機器視覺廠商提出了更高要求,那么機器視覺企業要如何滿足客戶的要求呢?
首先,需要讓復雜的機器視覺簡單化。隨著中國從低端世界工廠的角色不斷走向高端制造的過程中,用戶對自動化組件裝配的準確性、部件的自動識別與跟蹤及產品的精準檢測等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涵蓋更強大的機器視覺產品在自動化領域里大行其道,但是機器視覺卻是個復雜的產品,要想完全掌握產品的應用,需要較長的時間。這種長周期的學習與應用不僅牽扯應用者的精力,同時更阻礙了機器視覺產品的普及與推廣。
其次,需要注重方案式銷售。對機器視覺產品的銷售來講,與其稱“賣產品”,不如說是在“賣項目”、“賣方案”。機器視覺廠商不僅要在產品本身的研發上下工夫,對于應用機器視覺的行業,也必須具有一定的了解,而且具備較深行業資質等等。
機器視覺在銷售上形成這樣的特點,主要是因為和其他不少自動化產品相比,機器視覺屬于一類專業性非常高的產品,對于很多用戶來講,具有一定的應用門檻。視覺廠商往往比較熟悉產品與技術本身的功能和參數,而用戶方則更多考慮從自身出發的應用需求,如何將這兩方面很好地結合起來,是打造成功視覺解決方案的一個前提。也正因此,機器視覺用戶在選擇廠商時,越來越注重廠商能否針對自己的應用特點和需求,提供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這將涉及到廠商在視覺硬件、軟件等各個環節的技術能力。
例如,對于硬件方面,廠商提供的產品系列越豐富,在方案的配置上也就越靈活,對于一些比較特殊的環境,還可以提供專用的解決方案。對于整個系統來講,硬件產品相當于眼睛,而軟件部分則相當于大腦,負責對圖像的處理,與用戶最終需要實現的功能直接相關。而這就需要廠商能夠提供兼容性強、功能多樣化的視覺軟件包,以滿足用戶的多樣化需求。
隨著機器視覺應用需求的變化,我國自動化水平要想超越先進國家的發展,關鍵還需在技術上創新,我們要積極探索,致力打造出自動化水平更高的產品。面對未來廣闊的發展空間,國內機器視覺廠家一定要抓住機遇,力展鴻鵠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