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中國市場的光伏發電裝機規劃一直在不斷調增,但其真實的含金量卻不斷被市場質疑。背后的原因在于,盡管一些公司出于再融資、業績等原因非常賣力地配合演出,但受資金實力的限制,那些動輒號稱投資百兆瓦甚至吉瓦的項目,大都難逃“放衛星”或“跑馬圈地”的嫌疑。不過,這種“口號式投資”的生存空間,正在變得越來越小。
近日,財政部下發通知稱,對于2012年獲批的金太陽項目,如不能在2014年6月30日前并網發電,將被取消示范項目資格并收回已撥補貼資金。
雖然財政部此次出臺的新政僅涉及金太陽項目,但綜合現有信息來看,其他需要財政補貼的項目可能也會越來越趨同于執行類似管理措施,而不是僅限于“根據并網時間不同適用不同補貼”這一軟約束。
市場有跡象顯示,已經有部分地方開始出臺類似措施
浙江在其下發的相關通知中就表示,為將該省2014年光伏發電計劃落到實處,在安排計劃過程中省發改委、省能源局對建設項目堅持7個落實。其中包括,以往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業績較好、規模大、具有誠信的項目業主優先安;項目需在2014年6月份前開工;年底前建成投運以及落實獎懲措施——未按時間開工、投運的項目視情取消計劃資格;建設速度快的業主2015年建設容量予以支持等。而進一步來看,真正受到實質性影響的是那些倒賣“路條”者,尤其是將其作為所謂“商業模式”的公司。當然,這有賴于上述措施的真正落實。
“圈地”大戰
盡管業界對那些動輒號稱建設規模過吉瓦的電站質疑不斷,但仍不乏前赴后繼者。近日,東方日升發布公告稱,擬投資5億元建立合資公司,未來三年合計開發光伏電站裝機規模為1GW,其中2014年計劃開發光伏電站裝機規模為300MW。
公告進一步表示,東方日升及日升香港擬以各自的自有資金共計人民幣5億元,合資設立東方日升電力投資有限公司(暫定名)。未來三年,公司及東方日升電力投資有限公司(暫定名)擬通過使用自有資金以及銀行貸款、公司債、增發等融資渠道的配套資金,合計開發光伏電站裝機規模為1GW。其中,2014年計劃開發光伏電站裝機規模為300MW。根據估算,東方日升的上述投資計劃所需要的資金支持將達到近百億元。無獨有偶,此前已經相繼有中環股份、海潤光伏等發布了投資同樣高達百億元的電站項目建設計劃。
2013年11月12日,中環股份公告稱,其合資公司華夏聚光正式注冊成立,計劃于2017年前在內蒙古開發建設7.5GW裝機容量的光伏電站。按照估算,這個項目的投資金額需要750億元。除了一些圈內企業紛紛公布大手筆投資計劃后,一些圈外企業也開始加入。
正信光伏近日對外宣布,該公司已與中船重工集團公司(下稱中船重工)簽訂項目融資框架協議,未來雙方將合作開發光伏電站。根據協議,中船重工、正信光伏擬定于2014年合作開發200MW光伏電站,其中,中船重工集團主要負責項目融資,正信光伏則主要負責項目前期開發及組件供應。
無獨有偶,愛康科技近日也發布了再融資方案,本次擬募集資金為10億元,其中2.9億元將用于補充公司的流動資金,其余的7.1億元則用于在贛州、無錫、蘇州三地建設“分布式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
“夢魘”來臨
綜合來看,許多公司之所以拋出大手筆的投資項目,只不過是配合其再融資、業績等的噱頭,至于能否落實則處于次要位置。除了配合再融資等之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則在于通過這種大手筆的投資計劃,在獲得光伏項目路條等方面增加與地方政府談判的籌碼。不過,這種操作路徑的空間正變得越來越窄。
財政部近日就下發通知稱,對于2012年獲批的金太陽項目,如不能在2014年6月30日前并網發電,將被取消示范項目資格并收回所撥補貼資金。而浙江則更近了一步,其對項目并網時間與補貼、項目立項等相掛鉤已經不僅限于金太陽項目。浙江最近公布的信息顯示,2014年,國家能源局共下達該省1200MW光伏發電建設,容量規模列全國首位。
不過,對于項目立項方面,浙江也設置了更為嚴格的條件,包括項目需在2014年6月份前開工,年底前建成投運、落實獎懲措施,未按時間開工、投運的項目視情取消計劃資格等,并同時將以往的項目建設情況作為其來年獲得項目立項的主要評價指標之一,比如規定以往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業績較好、規模大、具有誠信的項目業主優先安排,建設速度快的業主2015年建設容量予以支持等。
不論是財政部此次對金太陽項目的規定,還是浙江省的新規,對那些“圈而不建者”以及頻頻“放衛星”者,無一不是警示。而進一步來看,真正受到實質性影響的是那些倒賣“路條”者,尤其是將“路條”作為一種商業模式的公司。資料顯示,在一些公司的光伏項目對外轉讓中,要么只完成了一部分項目的建設,要么根本就沒有開工就已經開始對外掛牌進行轉讓,這類公司并不在少數。
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上述新政如能獲得嚴格落實,無疑有助于提高中國市場的含金量,并擠出一些水分。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