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隔膜國家標準送審的消息,猶如在鋰電池板塊火上澆油,滄州明珠、佛塑科技等上市公司股價昨日應聲漲停。盡管國產隔膜技術指標與國際水平尚存在差距,但部分上市公司正蓄勢突圍。
佛山市金輝高科光電材料有限公司是《鋰離子電池用聚烯烴隔膜》國家標準的主要起草單位之一,公司副總經理廖凱明日前透露,上述標準自2012年開始起草,2013年11月形成了標準送審稿,12月對標準進行了技術審查。目前正根據技術審查會意見,進行數據驗證和標準修訂。據介紹,該標準對隔膜外觀、膜卷外觀、厚度偏差等的技術要求和測試方法進行了規定,還對孔徑均勻性、閉孔溫度等7項技術性能進行了研究和分析。
“鋰電池國家標準的制定對規范隔膜行業發展會有積極意義。”高工鋰電產業研究所(GBII)李振強認為,以目前國內隔膜行業發展情況來看,標準的制定難度會比較高,國內隔膜企業的技術水平參差不齊,產品性能差異也比較大,最后制定出的國家標準是否合理可行,現在還很難說。
據介紹,鋰電池的生產可拆分為隔膜、電解液、正極材料、負極材料4個子行業,這些材料分別占鋰電池成本的30%~40%、10%~15%、30%~40%和5%~30%。其中,隔膜是鋰電池材料中技術含量最高的高附加值材料,毛利率最高可達到70%以上。隔膜的性能優劣,直接影響電池的容量、循環及安全性能等特性。但是,國內鋰電池隔膜生產長期受困國際技術壟斷,一些制作隔膜的關鍵技術被日本和美國所壟斷,國產隔膜特別是高端隔膜的指標還未能達到國外產品的水平。
一些國內上市公司正在尋求突圍。例如,滄州明珠在2012年開始募資投建年產2000萬平方米鋰電池隔膜項目,去年5月份正式投產。此外,大東南在此前也募投年產6000萬平方米的鋰電池隔膜項目。去年5月份開始量產以來,隔膜產品的產能已達到了1300萬平方米,已獲得利潤。該公司薄膜產品主要應用干法單拉生產工藝,可應用于鋰動力電池生產,目前已向國內某知名新能源汽車生產商大批量供貨。
滄州明珠近期公布業績快報顯示,公司主營聚乙烯管道、新型高阻隔包裝薄膜和鋰電池隔膜三項業務銷量上漲,營業收入增至19.83億元、同比上年增12.52%,實現盈利1.5億元、較上年度增長22.96%。
更多資訊請關注汽車制造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