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多地提出大力發展節能環保業

時間:2014-02-24

來源:低碳工業網

導語: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辦公室上周啟動空氣重污染黃色預警預案,這是去年《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出臺后,北京發布的首個空氣重污染黃色預警。

 

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辦公室上周啟動空氣重污染黃色預警預案,這是去年《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出臺后,北京發布的首個空氣重污染黃色預警。

繼國務院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之后,各地相繼推出地方版的防治計劃。霧霾天氣的加劇倒逼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抓緊實施。梳理各地方案不難發現,多地提出加快發展清潔能源、鍋爐整治、推廣新能源汽車等措施。《“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中提到,到2015年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達到4.5萬億元,隨著各地大氣污染治理的開展,有望帶動相關產業鏈的發展。

控制煤炭消費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煤炭消費量占全球煤炭消費總量的50%,遠超美國(13.5%)、歐盟(7.7%)、日本(3.2%)等經濟體,巨大的煤炭消費量導致我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排放量高居全球首位。而這些污染物排放正是造成空氣污染的主因。國務院發布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到2017年,煤炭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降低到65%以下。而地方版的方案也多提到控制煤炭消費量,降低煤炭占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其他能源消費占比。

北京提出,到2017年,全市燃煤總量比2012年削減1300萬噸,控制在1000萬噸以內;煤炭占能源消費比重下降到10%以下,優質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90%以上。天津提出,到2017年底,凈削減煤炭消費總量1000萬噸,煤炭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降低到65%以下。加快基本無燃煤區建設。到2017年,力爭中心城區、濱海新區建成區建成基本無燃煤區。上海提出,嚴格控制能源消費總量,降低煤炭消費量。禁止新建除煤炭等量替代發電項目和整體煤氣化 聯合循環發電系統以外的燃煤、用煤設施,禁止新建燃重油、渣油或者直接燃用各種可燃廢物、生物質的鍋爐和窯爐。

環保部環境規劃院發布的《區域煤炭消費總量控制技術方法與政策體系研究》報告稱,目前我國燃煤鍋爐運行熱效率在60%左右,比先進國家低15%-20%。燃煤鍋爐的升級改造成為各地控制煤炭消費量的一個重要手段。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山東省)是我國大氣污染最嚴重的區域。《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提出,全面淘汰燃煤小鍋爐,加快熱力和燃氣管網建設,通過集中供熱和清潔能源替代,加快淘汰供暖和工業燃煤小鍋爐。

國家發改委相關人士曾表示,將解決可再生能源優先上網問題,控制煤炭消費量,制定重點區域煤炭消費總量控制方案。從國內政策面看,在未來治理環境的大背景下,煤炭消費將嚴格控制總量的增長,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費中的比重,這意味著煤炭消費將受到影響。

培育節能環保產業

陜西提出,積極培育節能環保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有效推動節能環保、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為改善環境質量提供堅實的產業基礎和技術裝備支撐。通過實施環保重大工程、清潔生產技術改造等措施,大力推廣先進節能環保裝備和產品。培育一批吸納就業能力強、具有國內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和新興支柱產業。

廣東提出,制訂實施全省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建立健全有利于環保產業發展的政策體系。加強節能環保和綠色低碳技術國際交流合作,大力推動環保技術、產業發展,積極發展以節能降耗、污染治理和環境監測為重點的環保裝備制造業。推進大氣污染治理設施建設和運營的專業化、社會化、市場化,推行環境監測社會化,推進大氣污染第三方治理,積極培育環保上市公司和骨干企業。

湖北省提出,著力把大氣污染治理的政策要求有效轉化為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市場需求,促進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產品的創新開發與產業化應用。擴大國內消費市場,積極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節能環保企業,大氣污染治理裝備、產品、服務產業產值大幅增加,有效推動節能環保、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鼓勵外商投資節能環保產業。

《“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中提到,作為總體目標,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長15%以上,到2015年,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達到4.5萬億元,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左右。據測算,到2015年,我國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節能潛力超過4億噸標準煤,可帶動上萬億元投資;節能服務總產值可突破3000億元;產業廢物循環利用市場空間巨大;城鎮污水垃圾、脫硫脫硝設施建設投資超過8000億元,環境服務總產值將達5000億元。此次各地提出的大氣污染防治計劃多是到2017年,隨著計劃的實施,有望帶動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

不過,目前我國節能環保產業存在企業規模偏小、融資渠道不暢、技術研發創新不夠、市場秩序不規范等問題。業內人士建議,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可以探索節能環保裝備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的發展模式,鼓勵優勢節能環保裝備制造企業通過兼并重組等方式向上下游延伸產業鏈,形成集工程設計、裝備制造、運營管理于一體的經營模式,促進環境監測、環保工程咨詢等相關服務業快速發展。

 

關鍵詞:工業節能能源管理體系鋼鐵行業節能技術水泥行業節能技術、 電機行業節能技術能量系統優化工業節能政策能效融資工業生產力研究所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