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自主操作系統是無根之水 亞洲性難題

時間:2014-02-1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所有的OS都不是一個產品,所有的OS都意味著一整套的商業邏輯、商業價值體系。在這方面,亞洲地區是弱勢,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去改變它,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不管開源與否,擁有第三地方開發者所擁護的生態鏈才是最關鍵的。而這種生態就像是滾雪球,加入的人越多,操作系統就賣得越好,然后又有更多的開發者加入其中。

●從生態環境看,中國是靠政府來推動OS操作系統發展,韓國則是靠三星這樣的超級企業,這是亞洲的商業文化和語言文化,也是客觀限制,不是一己之力可以改變的。

被市場淘汰的中科紅旗

對于許多這幾年才入行的科技媒體人來說,直到中科紅旗解散的時候,他們才知道我國有這么一個做自主PC操作系統的企業。

公開資料顯示,中科紅旗是由中科院軟件所全資企業“科軟創新”與8家股東聯合投資設立的中外合資企業,成立于2000年6月。開始,在政府優先采購國產軟件政策的支持下,中科紅旗獲得了大量國企和政府的PC系統訂單。

但現實情況是,整個PC生態系統中絕大多數的企業仍圍繞Windows開發軟件,孤掌難鳴的紅旗Linux操作系統幾乎沒有太大的發展空間。一些購買了預裝紅旗系統電腦的用戶,往往很快裝上正版或盜版的Windows系統,放棄紅旗Linux。

自主系統不被待見

現在,這種國字號操作系統遇冷的狀況正在移動端重演。

2014年1月15日,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與上海聯彤網絡通訊技術有限公司聯合發布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操作系統COS(ChinaOperatingSystem)。顧名思義,COS的終極目標就是做中國人主要在用的操作系統。

就在COS發布前不久,同洲電子也發布了號稱自主研發的移動操作系統“960OS”,和COS一樣,960OS因為“中國操作系統”之名,同樣引發了廣泛關注。只不過,無論是COS還是960OS,關注這些自主操作系統的聲音以吐槽和質疑占多數。

中科院軟件所李明樹所長表示,COS系統就是要打破國外在基礎軟件領域的壟斷地位,達到甚至超過現有主流操作系統的高度。按照官方描述的信息,COS智能手機與機頂盒,其體驗已經與國際主流操作系統達到一個水準,更具有特色的多窗口操作、實時多任務、語音語義識別等功能。一點都不比蘋果(545.99,2.00,0.37%)的iOS和谷歌的Android差。同洲電子則宣稱,960OS系統歷時15年研發,看上去比蘋果和谷歌的系統歷史更悠久。

在PC時代,微軟的Windows操作系

統是封閉的,Linux是開放的,所以放眼望去全都是微軟。現在是移動智能終端時代,Android是開放的,放眼望去有各種手機企業開發的OS,但實質上還是Android。事實證明不管開源與否,擁有第三地方開發者所擁護的生態鏈才是最關鍵的。而這種生態就像是滾雪球,加入的人越多,操作系統就賣得越好,然后又有更多的開發者加入其中?,F在去評判COS和960OS都是不客觀的,關鍵還要看未來的發展,是否有足夠多的開發者愿意投身其中開發應用。

自主OS積弱是亞洲問題

2月17日,由金立投資的獨立互聯網手機品牌IUNI正式發布了自己的操作系統IUNIOS。和包括小米的MIUI、魅族的FlymeOS一樣,IUNIOS實質上也是在Android的基礎上進行開發的。而IUNI官方也把自己OS的含義定為Ourservice,而不是peratingSystem.IUNIOS的賣點是應用“0預裝”,崇尚極簡和純凈,開發者把整個OS看作是一套服務,而不是一套系統。

做一個自主知識產權的操作系統在技術上是沒有難度的。但如果適配這種系統的第三方應用是0的話,這種OS對用戶是沒有任何意義和價值的。所謂自主知識產權操作系統并不是產業的問題,而是文化和商業環境的問題。

三星在整個手機產業里話語權已經是足夠強了,幾乎是蘋果之外最強的一個,但三星的自主操作系統BADA還是沒做起來。從歷史來看,所有的商業文化和文化因素決定了歐美在這方面是有優勢的,英語本身是計算機語言的緣起,整個編碼體系就是歐美國家制定的。OS這套體系的游戲規則是歐美的商業環境出來的。

相比之下,無論中國、韓國還是日本,亞洲在這方面確實偏弱。從生態環境看,中國是靠政府來推動操作系統發展,韓國則是靠三星這樣的超級企業,這是亞洲的商業文化和語言文化,也是客觀限制,不是一己之力可以改變的。所有的OS都不是一個產品,所有的OS都意味著一整套的商業邏輯、商業價值體系。在這方面,亞洲地區是弱勢,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去改變它,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更多資訊請關注自動化軟件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