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研究一種方案:借助手臂傳感器建立了一套“智能”控制系統,使機器人模仿工人工作,讓機器人作業操作更為精準和智能。
在作業的過程中,如果遇到特殊的情況,工人可以隨時停止工作。換句話說,人類肌肉的僵硬度和力度是無法一成不變的,而機器人可以長期處于某個力度,因此遇到事故無法智能停止。
對此,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研究人員將多種傳感器固定在工人的手臂上,借助特定的設備來收集肌肉上數據,比如說肌電圖等,然后再反饋到系統里面。該系統會根據這些數據來建立一個模型,從而動態觀察這些數據的變動,經過一定的數據篩選和處理后,讓機器人學習和模仿工人的動作,進而達到智能調整的效果。
另外,該系統還會識別操作員的目的,并相應地調整機械的反應。對于機器人來說,觸覺這種交互方式能夠幫助工人和機械建立一個高效的“翻譯系統”,將一步降低二者之間的交互成本。
研究人員表示,該系統主要用于改善制造業的安全性、效率性這兩個問題,它可能對像汽車制造、航空等行業有很大的作用。他們將會進一步深入研究這個系統:“未來的機器人將能更好地讀懂人類。如果我們能讓機器人變得更加智能,他們的工作變得更加安全、更加高效。”
更多資訊請訪問傳感器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