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臺積電攜英特爾、三星開啟18英寸芯片時代

時間:2008-05-12

來源:臺積電(上海)有限公司

導語:近日,臺積電攜英特爾、三星開啟18英寸芯片時代,三方已達成共識:2012年將是半導體產業進入18英寸芯片制造的適當時機

編者按:近日,臺積電攜英特爾、三星開啟18英寸芯片時代,三方已達成共識:2012年將是半導體產業進入18英寸芯片制造的適當時機。   近日,全球三大半導體產業巨頭臺積電、英特爾、三星電子聯合宣布,為促進產業持續成長,維持未來芯片制造與應用的合理成本,三方已達成共識:2012年將是半導體產業進入18英寸芯片制造的適當時機。   不過,業內反對者卻認為,真正進入18英寸時代的時間點,大約在2020年左右,三方的聯盟,更像是淡化產業風險。 18英寸時代價值   三大巨頭的判斷,建立在成本驅動與環保口號基礎上。   臺積電先進技術事業資深副總經理劉德音說,從12英寸過渡到18英寸,將大幅縮減生產成本,降低空氣污染、溫室氣體排放及水資源消耗。   三星電子存儲器制造運營中心高級副總裁Cheong-Woo Byun指出,18英寸時代,將有利于完善產業生態體系。   它們一致聲稱,三方將借助共同的產業標準,合理調整18英寸設備與自動化流程,以減少風險,降低研發成本,提高投資回報率。   三巨頭還舉例說,半導體產業每10年就會進入新的大尺寸時代。例如1991年,8英寸半導體量產,10年后即2001年,12英寸產品量產。 異議觀點:至少要到2020年   不過,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半導體產業觀察人士莫大康對此保持謹慎態度。“18英寸制造不能完全根據8英寸到12英寸的演進周期推算,應考慮更多市場需求與風險因素。”他說。   莫大康認為,隨著應用深化,芯片生命周期將被拉長。未來,全球18英寸產品需求者可能僅有2至3家,難以支撐建廠成本。因此,他判斷稱:2020年,18英寸產品才可能進入試生產階段。   另一位半導體產業咨詢人士認同莫大康的觀點。該人士表示,三大巨頭只是在鼓噪罷了,尤其是英特爾,在摩爾定律有效性遭受質疑后,它需要借助更大尺寸的晶圓制造才能延續壽命。   中芯國際官方則有些“寓貶于褒”。在發給本報的新聞稿中,中芯國際稱:“我們樂見技術演進,就像當初從8英寸走向12英寸生產。市場領導者常常承擔高昂成本,一旦技術成熟,整個產業將從中獲益,并降低總體成本。” 產業風險加大   三大巨頭倡言18英寸時代,更像是在有意淡化目前逐漸增大的產業風險。   “全球半導體產業的‘老大’不太好當了,因為產業環境在惡化,投資回報率持續下降。”莫大康舉例說。   英特爾雖貴為處理器老大,但很難甩開AMD的競爭,進入消費電子時代,其產業地位已明顯弱化。至于三星,也正面臨海力士、爾必達等巨頭的追趕。   而且,一個更為尷尬的事實是,支撐進入18英寸時代的半導體設備企業并不積極。消息人士透露,全球設備龍頭美國應用材料公司對18英寸制造就“不感冒”。原因是,這一領域投資高達1000億美元,在市場需求短期難以產生時,不可能積極投入研發。   莫大康表示,如果英特爾、三星、臺積電等巨頭與設備公司共同投入研發,風險共擔,也許能加快18英寸時代的到來。   半導體調研機構Isuppli中國產業分析師顧文軍則談及另一重競爭:在IBM幕后主導下,中芯國際、AMD、新加坡特許參與的半導體產業聯盟正持續擴大,這已對英特爾、三星、臺積電任何其中之一構成了巨大挑戰,三方聯盟,意味著未來的產業競爭越來越趨向于產業聯盟的競爭。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