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國產風電機組設備低價競爭或將繼續

時間:2013-12-2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我國海上風力資源測量分析技術較為落后,海上風電場選址技術和經驗不足;而且我國海上風電場,裝機容量較小,主流機型的單機容量較小,投入運行的時間短,機組的可靠性和適應性也需要通過考核驗證。

首當其沖的便是風電場的“棄風”限電和消納不暢。去年“棄風”限電造成了200億千瓦時的風電損失,今年上半年則因此損失了77億千瓦時風電,其中,黑龍江省和河北省的棄風率超過20%,吉林、遼寧、甘肅和內蒙古棄風率超過10%,全國平均棄風率為10%。

其次是國產風電機組的設備質量雖逐年提高,但質量問題仍然不可忽視。據他透露,采用國產機組的風電場,其機組可利用率仍低于采用國際先進品牌的機組,根據龍源公司的粗略估算,整體上要低6%左右。近五年投入運行的一些國產機組也出現過較大的質量和技術故障,如輪轂裂紋、主軸問題、軸承問題、齒輪箱故障、電機故障等等。

與此同時,國產風電機組設備低價競爭仍然存在,預期2014年風電機組的價格也不會回升。“低價競爭壓縮了企業的利潤空間,使企業向產品提升和技術創新方面的投資減少,不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祁和生說。

而在風電機組的整機設計和關鍵部件方面,我們依然有較大的追趕空間。近年來,我國企業的自主設計能力有所提高,但在設計經驗和設計軟件方面還需努力,特別是依據我國風況條件進行自主設計、研發多兆瓦級新型風電機組的能力不足,尚未開發出適宜我國資源條件的風電機組設計軟件系統。

目前,歐洲已實現5~6兆瓦風電機組的批量應用,正在設計研制10兆瓦級的風電機組,而我國5兆瓦風電機組產品和6兆瓦級風電機組樣機尚處于試應用或外場試驗階段。

在關鍵部件方面,國內兆瓦級以上風電機組整機控制系統還處于試制階段,部分大型機組的關鍵部件產品仍需要進口,大型齒輪箱、發電機的可靠性有待提高,5兆瓦以上葉片、變流器的研制仍需與國外先進公司合作。

此外,與歐洲先進國家比,我國海上風力資源測量分析技術較為落后,海上風電場選址技術和經驗不足;而且我國海上風電場,裝機容量較小,主流機型的單機容量較小,投入運行的時間短,機組的可靠性和適應性也需要通過考核驗證。

據悉,目前在歐洲,3.6兆瓦、5兆瓦和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已經投入批量生產并應用到海上風電場建設中,10兆瓦海上風電機組也在進行研制。而我國已經批量生產并應用的海上風電機組為2.5兆瓦和3兆瓦,5兆瓦和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仍處于試驗和示范應用階段。

此外,在風電場設計建設、風資源分析、風電行業公共研究測試平臺等方面也有不少差距。

祁和生表示,美國、德國、丹麥、西班牙等國家早就建立了國家級的風電機組野外測試、地面傳動和葉片的公共平臺,我國在這方面已經起步,一些主要制造商建設了整機測試平臺,但服務于全行業的國家級公共平臺尚未建立,這制約了我國風電技術的持續發展。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