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開放式創新叫響“沈陽數控”

時間:2008-05-05

來源:沈陽機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導語:4月25日閉幕的中國數控機床展覽會上,沈陽機床集團展位吸引了國內外專家的高度關注。

編者按:東北,沈陽一直是中國著名的重工業基地,而此次在北京舉辦的中國數控機床展覽上,沈陽機床集團帶來了吸引國內外專家高度重視和關注的GMB3080龍門加工中心。 4月25日閉幕的中國數控機床展覽會上,沈陽機床集團展位吸引了國內外專家的高度關注:GMB3080龍門加工中心是本次展會上承重最大的機床,可加工240噸重的大部件;五軸聯動高速加工中心加工刀具的直徑僅有1毫米,定位精度達到千分之二毫米,加工精度和效率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近年來,沈機集團堅持走以我為主、全方位開放的自主創新之路,打破少數發達國家對高檔數控機床的長期壟斷,實現國產高檔數控機床自主開發的重大突破,打造出了高檔數控機床的國產品牌。目前,國產數控機床中每5臺中就有1臺是“沈機制造”;集團2007年銷售收入位列世界機床行業第九,其中一半以上銷售收入來自數控機床產品。 走開放式自主創新之路 “裝備制造業企業一定要搞自主創新,掌握核心技術,才能避免受制于人。”沈陽機床集團總經理關錫友說,“沈陽機床集團近年來的快速發展,得益于建起了以我為主,開放式創新的體系。” 沈陽機床是國內最大的機床制造企業,生產出了我國第一臺普通車床、第一臺臥式數控車床、第一臺搖臂鉆床、第一臺臥式鏜床。但沈機的自主創新之路并不平坦。上世紀90年代,依葫蘆畫瓢,從國外買來樣機仿造;90年代后期至2000年前后,調整思路,買圖紙,引進技術,但一份圖紙加一臺機床樣品,至少100萬美元。“花費了大量外匯,并沒有實現技術上的突破。先進企業的‘制造訣竅’不在于圖紙,在于制造技術和開發技術。”2000年以后,沈機認識到了自主創新的重要,但一直是企業內部科技人員負責科技攻關,有多大本事,造什么產品,這嚴重限制了高端產品開發。 近年來,沈陽機床實施名為“PRD計劃”的自主技術創新戰略行動,不斷整合資源,積極打造全球化研發體系,開展集成創新。在企業本部,“十一五”期間,沈機每年將投入5億至6億元研發新產品,逐漸退出低端產品市場,專攻中高檔數控機床。沈機分別在北京和上海建立研發平臺,研究高檔數控機床的基礎、共性和關鍵技術。國際方面,與世界頂尖機床設計公司德國R+P公司合作,派出50多個主管設計工程師,與德方聯合設計新一代具有國際當代水平的八大系列數控機床。 通過這些技術聯盟,沈陽機床“十五”期間合作開發新產品45種,合作實現技術創新23項,掌握了高速加工中心、五軸聯動加工中心、重大型數控機床等設計制造核心技術,自主開發中高檔數控機床產品300余種,其中60%以上達到國際同行業先進水平,許多機床打破了國外對航空等關鍵領域的封鎖。用于飛機部件制造的大型五軸加工中心,適用于加工航空工業鈦合金和鋁合金機框,是飛機制造業首次使用國產五軸加工,已簽訂訂單12臺,每臺800萬元,價格僅為國外同類產品的一半左右。 讓數控機床武裝“中國腦” 如果說機床是制造業的工作母機,那么數控系統則是數控機床的大腦,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芯片,卻控制著機床的速度、精度等。我國高檔數控機床的數控系統基本還是被跨國公司獨占。 2007年8月29日,由沈陽機床集團與中國科學院沈陽計算技術研究所聯合實施的“國產數控機床應用國產數控系統示范工程”項目,通過國家鑒定驗收。由我國科技人員自主研發的中高檔數控系統,首次成批配套安裝在沈陽機床集團提供的6大類、30臺數控機床上。 經過雙方聯合攻關,在五軸聯動高速加工中心產品上,“沈陽數控”系統替代了原意大利菲迪亞C1數控系統,可實現高速加工、五軸聯動加工功能;在五軸聯動車銑復合加工中心產品上,“沈陽數控”系統替代原德國西門子840D數控系統,可實現車、銑復合加工、五軸聯動加工功能;在雙過程數控輪轂車床產品上,“沈陽數控”系統替代原使用的日本發那科18i數控系統;在立式加工中心和普及型數控車床產品上,使用“沈陽數控”系統替代日本發那科系列數控系統進行配套控制等。采用國產數控系統的五軸聯動高速加工中心,能夠加工具有復雜型面的高檔葉輪、人像雕塑等工件,成功替代了原配的國外同類數控系統產品。目前,配套“沈陽數控”的30臺高檔數控機床銷售一空。 在去年經濟規模突破百億大關后,沈陽機床集團將未來5年的發展目標定位為“國際化、世界級”:到2012年,整體銷售收入將突破300億元,進入世界機床行業三強之列。 “與國際頂尖水平比,在數控技術和機床核心部件還是有較大差距。但我們有信心利用5年左右的時間,彌補這個差距。”沈機人說。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