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經進入大數據時代,全球所有信息數據中90%產生于過去兩年,大數據在兩個方面表現出最重要的價值,一是促進信息消費,加快經濟轉型升級;二是關注社會民生,帶動社會管理創新。大數據不僅會帶動我國信息產業在國際競爭中的超越,還會推動傳統產業升級發展,國內以百度為代表的大數據技術正通過自主創新,讓大數據成為驅動中國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
專家認為,從2012年開始,未來5年的大數據市場復合年增長率將達到58%,2017年將達到500億美元。國外的大數據建設早已啟動,2012年3月22日,奧巴馬政府宣布投資2億美元到大數據領域,這是大數據技術從商業行為上升到國家科技戰略的重要標志。
雖然有不少企業開始大數據建設,但我國的大數據還處在較為粗放的發展階段。韓耀強認為,現在是國家提出大數據國家戰略的合適時機,在國外,大數據的重要性堪比當年克林頓政府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我國的大數據國家戰略也不宜再推遲。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鄔賀銓表示,大數據挖掘技術是大數據時代競爭的焦點,其能深化信息技術應用,催生新應用新業態出現,提升管理和決策的智能水平。我國企業需要自主掌握大數據開發技術,另外,信息化要從重視硬件到軟件,再到重視數據的利用,需要制定國家大數據發展戰略。
“大數據是一個應用驅動性很強的服務,其標準和產業格局尚未形成,這是我國跨越發展的機會,但切忌一哄而起,在目的不明情況下到處建設大數據中心,需從戰略上重視大數據開發利用,將它轉變為經濟增長方式的有效抓手。”鄔賀銓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