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工業部門對歐洲經濟重要性下降的部分原因是服務業發展壯大,但也有跡象表明,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國際競爭力的下降。
近日,德意志銀行發布《歐洲再工業化:夢想與現實的差距》的報告指出,2012年后期,歐委會制定了到2020年將工業部門GDP占歐盟GDP總值份額從16%提升至20%的目標。自2000年以來,除德國外,西歐國家工業部門產值占GDP份額事實上呈下降趨勢。捷克、愛爾蘭和德國等歐盟國家工業產值占GDP比重超過20%,維持了較好的工業基礎,然而希臘、法國和英國這一比例僅在10%左右。
工業部門對歐洲經濟重要性下降的部分原因是服務業發展壯大,但也有跡象表明,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國際競爭力的下降。報告指出,因為創造欣欣向榮的工業行業需要時間,而且這一過程一般較為緩慢,因此試圖復制某種工業模式意義不大。歐委會制定的目標雄心水平過高,難以在未來成為現實。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下一篇:
?
3D打印產業成新工業“助推劑” 中國直追美國?
隨著中國這幾年勞動力成本急劇上升,生產上已輸給越南和孟加拉國等工資更低的工廠。3D打印將有助于中國保持“世界工廠”的頭銜,同時擴張勞動密集型裝配線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