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變頻市場競爭激烈 本土品牌份額逐步擴大

時間:2013-11-26

來源:邢臺思達電子有限公司

導語:不要盲目延伸產業鏈。以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幫助客戶提高競爭優勢,持續改善能源利用效率,為低碳經濟和綠色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中國現在已是全球最大制造業國家,在工業市場正處于快速發展過程中,全國只有部分大礦實現了變頻改造,而且大多只是在主設備上加裝了變頻器,由此看來,市場的空白還很大。變頻器作為電力控制設備,在我國的市場規模正在不斷擴大,中外變頻器企業為爭奪市場蛋糕,正在該領域掀起激烈競爭。

目前我國市場上變頻器安裝容量的增長率在20%左右,潛在市場空間大約為1200億-1800億元。其中,低壓變頻器約占市場份額的六成左右,其余四成由中、高壓變頻器占據。目前國外品牌約占據我國變頻器市場70%份額,主導市場份額。

外資品牌在國內中低壓變頻器市場的占有率與2007年基本相當,仍保持在76%左右,同時由于2008年我國加大基礎工程投資(歐美領先品牌的傳統優勢領域)等因素,前十大外資企業的行業集中度有所提高,尤其是行業領先品牌的份額進一步擴大。

隨著我國變頻技術日益發展成熟、煤礦裝備水平不斷提高,變頻器在煤礦生產中的應用越來越多,對煤礦井上、井下電氣裝備進行技術性節能改造,對提高煤礦裝備的現代化和自動化水平以及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都有積極作用。

從品牌數量看,內資品牌占70%以上。隨著本土品牌的興起,內資變頻器企業的市場份額逐步擴大,特別是近幾年出現加速替代外資品牌的趨勢。2005年內資品牌在中低壓變頻器市場的份額還只有15%左右,到2006年達到20%,2007年進一步擴大到24%。內資品牌的份額也已先后超越韓資品牌、臺資品牌、甚至90年代雄霸中國市場的日本品牌,形成歐美品牌、日本品牌、內資品牌三足鼎立。目前在高壓變頻器細分市場上,內資品牌已經超越歐美品牌。

據介紹,在低壓變頻領域,國內變頻器品牌眾多但占據的市場份額卻不高;在高壓變頻領域,國內變頻器廠商雖起步晚,但已涌現出幾家頗具實力的領軍企業。國內變頻器產品不僅在應用于風機、水泵的通用變頻器領域占得了一席之地,而且在提升機等高端變頻應用領域,也已經具有相當的技術實力。

或許正是看準了中低壓變頻市場替代進口的潛力,一些在高壓變頻領域日漸站穩腳跟的國內變頻器廠商開始進軍中低壓變頻市場。中低壓變頻市場涉及的面更廣,隨著技術的發展和節能環保意識的逐漸加強,國內變頻器廠商已經具備實力和條件在中低壓變頻市場收復失地。

國內變頻器行業若想走得更遠,必須腳踏實地圍繞變頻器做產品,而不要盲目延伸產業鏈。以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幫助客戶提高競爭優勢,持續改善能源利用效率,為低碳經濟和綠色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