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全球首座能源100%自給的島嶼:艾希路島

時間:2013-11-1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艾希路島實現了自己的規劃。風力和水力發電相結合生產的電力可以滿足全島的生活生產用電,每年可節省4萬桶原油和200萬歐元的進口費用,并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2萬噸。

近年來,一座位于非洲大陸西部大西洋中的小島頻頻出現在人們的視線里,這就是艾希路島(ElHierroIsland)——西班牙卡納利群島中最小的島嶼。

從空中俯瞰,這個面積僅為278平方公里的小島像拿破侖的三角帽——三個角分別向著東北、西南和東南方向伸出去,懷抱著小島北部一片半圓形的凹地。艾希路島是大約在120萬年前的連續三次火山大爆發后從海底抬升出來的火山島,其上有500多座大小火山錐,其中主火山口海拔2000米,山坡上覆蓋著茂密的熱帶雨林。每到火山活躍時,小島南部海面上的海水就會從碧藍變成渾黃,好像有一只巨大的怪獸在海水深處攪動,一股又一股的渾水打著旋窩翻騰。

全球首座能源100%自給的島嶼:艾希路島

全球首座能源100%自給的島嶼:艾希路島

這座遠離大陸海岸的火山小島,因其能源發展的前衛以及百分之百的自給自足,而成為現代離岸島嶼能源開發的樣板。

曾經的地球邊緣

從西班牙卡納利群島的主島特內里費島乘船3小時可以到達艾希路島的東北角,這里是島上近萬名居民居住最集中的地方。山崖前的低地上密密麻麻地修建著民居和酒店,點綴著許多私人游泳池。與這一片現代化生活方式相對應的是海岸懸崖上隱約可見的古代巖畫。據說那是公元15世紀以前曾經在島上生活的土著班巴舍人留下的遺跡。

公路繼續向南,景色很快變得蒼涼起來。艾希路島是卡納利群島里旅游開發最少的一個島嶼,人煙稀少,游客罕至。翻過一道山脊,一座方形由鏤空的地球儀構成的紀念碑出現在眼前,這就是讓艾希路島揚名了近700年的本初子午線標志。本初子午線又稱為地球的0經度線。與地球的緯度線不同,經度線不是以地理區域為參考,而是純粹的人為定位法,目的是方便古代海上航行時船只的定位。對于公元16世紀以前的歐洲人來說,西班牙最西端的艾希路島已經是地球的最西緣了,因此他們把地球的0經度定位在艾希路島上。從這里開始向東分布的所有經度線均為正值。從此本初子午線成了讓艾希路島人驕傲的文化遺產。雖然后來本初子午線正式被定位于英國的格林威治,但“零經度島”的美名仍屬于艾希路島。

現代能源發展的前衛

早在20世紀60年代卡納利群島的旅游業起飛時,幾個面積較大的島嶼特內里費島和大卡納利島等曾大興土木,各種旅游設施大大地改變了本來的自然環境和生態。在這股現代化建設熱潮中,艾希路島卻反其道而行,把保護本島的原生態環境作為了發展的宗旨。二十多年過去了,特內里費島成了西班牙大名鼎鼎的旅游度假勝地,游人如織。而艾希路島仍然保持著自己幾乎一成不變的火山島原貌。近年來,艾希路島又有了一個比古老的“零經度島”更現代化也更前衛的頭銜——世界上第一座能源百分之百自給的島嶼。

艾希路島的綠色發展之路并非一朝一夕之舉,而是源于1996年西班牙政府一項關于卡納利群島發展的規劃。當時,西班牙政府計劃在艾希路島上修建一座大型射擊場,為此需要遷移一部分島上的居民。這一決定遭到了艾希路島居民的強烈反對,并因此爆發了大規模的抗議游行。西班牙政府最終被迫取消了原規劃。

這一事件引起了艾希路島居民對自己家鄉未來發展的思考,人們決定探索一條嶄新的未來之路。艾希路島當地政府于第二年提出了《艾希路島可持續發展規劃》,明確了三項發展方針:能源自給,綠色農業和生態旅游。

在歐盟的援助下,艾希路島投資5400萬歐元建造了可發電11兆瓦的風力發電站,生產的電力除了可為1.1萬當地居民提供農業灌溉和生活用電外,還驅動島上的3個小型海水淡化工廠。為了彌補風力間歇性造成的電力供應短缺問題,人們利用消費剩余的電力,把海岸低地蓄水池的水抽到700米高的山崖頂上一個天然火山口里,形成一個蓄水湖,在風力發電的低谷期,這套抽水蓄能系統可發電217兆瓦,正好彌補了風力發電的缺口。

17年過去了,艾希路島實現了自己的規劃。風力和水力發電相結合生產的電力可以滿足全島的生活生產用電,每年可節省4萬桶原油和200萬歐元的進口費用,并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2萬噸。

艾希路島預計到2013年年底可實現百分之百能源自給的目標,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能源自給的島嶼。小島的成就引起了世界的關注。在2013年韓國舉辦的UICN世界自然大會上,聯合國海島生物保護區的負責人米蓋爾-克魯斯內-古德特評價說:艾希路島能源自給的經驗非常值得關注,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解決能源問題的新的有效方法。

現在,艾希路島正再接再厲,進一步完善清潔能源規劃,爭取在2020年把本島的7000輛燃油汽車全部改造成電動汽車。為此,需要在島上修建35座電動汽車充電站。據預測,這一目標實現后,每年將減少5000噸二氧化碳排放。

艾希路島雄心勃勃的綠色能源規劃之所以能夠實現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當地獨特的氣候地理條件。艾希路島崖高谷深,常年風力資源充沛。這既為風力發電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也便于實現回泵式落差型水力發電。風力發電和水力發電相互補充,使艾希路島有了自己充足的電力供應系統,讓這個遠離大陸、難以加入主力電網的遙遠海島實現了能源自給。

另一方面,目前電動汽車雖然動力較弱,但有加減速靈活的特點,這樣在大陸和平原地區的高速公路網上會因速度和充電的問題造成不便。但艾希路島的地形復雜,多為盤山路,汽車的行駛速度較慢且要隨時轉彎,正好有利于電動汽車的使用和發展。

在目前全球對能源可持續發展的實踐上,丹麥的薩穆索島,法國的留尼旺島和瓜德羅普島都是較成功的范例。而西班牙的艾希路島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全潔能源自給的島嶼,為同類地區提供了很好的樣板。

生態旅游的天堂

作為有“西班牙的度假天堂”之稱的卡納利群島的成員之一,艾希路島顯得熱鬧不足蒼涼有余。大片大片鐵銹色的火山地貌,云霧繚繞寂靜的山林,稀疏的村落里用石塊壘建的小屋,這些共同組成了一幅幅遠離現代社會的畫面。只有追逐大自然的寧靜,希望探索其鮮為人知秘密的少數游人才會來到艾希路島,在茂密的熱帶雨林中行走,在火山熔巖凝結的黑色山坡上漫步,或者在黝黑的火山熔巖形成的天然泳池中暢游。低矮的天然礁石壩把大西洋的波濤阻擋在外,四周黑色的礁巖倒映在碧波中。在這如同外星球般奇特的環境中,艾希路島的魅力給游人留下難忘的記憶。

汽車沿著崎嶇的公路翻過覆蓋著雨林的山脊,向著最南部的村莊里斯丁噶駛去,路邊是豐茂的果園和菜地,這是艾希路島綠色規劃的另一項內容。風力和水力發電解決了島上的農業灌溉問題。為了發展綠色農業,政府在島上買下20公頃的土地,再低價租給當地居民進行生態種植,并且向他們提供技術指導。在里斯丁噶村的小菜站里擺放的各種水果和各色蔬菜都是本島自產的生態果蔬。

全球首座能源100%自給的島嶼:艾希路島

綠色的艾希路島在大西洋的懷抱中追尋著自己的發展道路。據說五百年前艾希路島上生長著一種“泉水樹”,它們的葉子可以從飄過的云霧里捕獲水汽并積存下來,因此在一次次的嚴重干旱里拯救了島民。因此“泉水樹”在幾個世紀的歷史中被作為艾希路島的象征。遺憾的是,在1610年的一次超級颶風中“泉水樹”消失了。后來艾希路島人又找到了他們新的象征樹——海岸側柏。它們頑強地生長在海島懸崖峭壁上,在強勁的海風日復一日地撕扯下雖然折腰變形卻又生機勃勃。它們奇形怪狀的身姿向人們訴說著一個最普通也是最深刻的道理:作為地球生物中的一員,只有適應大自然環境才能找到自己的長久生存之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