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市場容量擴大——分布式光伏能否撐起市場增長?

時間:2013-10-3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政策的落實依賴于國家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的容量,按照目前可再生能源電力附加8厘/千瓦時的標準,年收費不足300億,而拖欠的資金量已達數百億。

文件出臺

被納入中國新興行業支持范圍的光伏產業,在2012年開始遭遇內外市場的危機。這項涉及近百萬人的產業開始被中國國務院所關注。去年五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了鼓勵自給式太陽能系統應用,同年年底,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對如何促進光伏產業進行了討論。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溫家寶提出了五項措施: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規范產業發展秩序、積極開拓國內光伏應用市場、完善支持政策、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并減少政府干預和禁止地方保護。但未明確相關細則。

同樣的話題在今年6月14日重新被討論,但此次討論更具成效性。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這次會議上提出了六項措施,分別是:加強規劃和產業政策引導,重點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電網保障配套并優先安排光伏發電以及全額收購發電量、完善電價政策并制定分區電價,擴大可再生能源基金、鼓勵金融機構解決融資困境、支持材料和設備國產化、鼓勵充足。

2013年7月4日,國務院已經形成了《國六條》的基本文件并發布至各省市政府主管部門。文件進一步完善后于7月15日向外界公布。

市場容量的擴大——分布式能否撐起市場的增長?

中國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時璟麗回顧了中國在過去幾年制定的市場目標,對于2020年的裝機目標,中國政府在2007年、2011年所提出的目標分別為1.8GW和10GW,2012年則提出2015年達到20GW、2020年達到50GW的目標,2013年初提出的2015年新目標為35GW,最終在《國六條》更明確了2015年的目標,2013-2015年每年裝機目標達到10GW左右。

根據國家發改委的統計數據,截至2012年底,中國累計裝機6.5GW。2013年上半年的新增裝機達到2.3GW,但距離10GW的目標還差7.7GW。在未來五個月時間中,最后兩批金太陽項目也將繼續實施,1GW左右的項目將陸續投建。

對于國家政府部門所推崇的分布式光伏來說,電價是影響其投資積極性的主觀因素,而屋頂及其業主的配合則成為影響投資力度的客觀因素。不管電價高低,對于投資主體來說是公平的,但屋頂的租賃費用以及業主所能消納的電力容量則更大程度的影響了項目的投資收益。

雖然有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中國政府已通過各種渠道來推進分布式光伏的發展。國家能源局在去年九月啟動的分布式光伏發電規模化應用示范區后,已有140多個示范區上報,容量超過16GW。到今年七月份的累計8.8GW的裝機中,大型光伏電站裝機約為5.5GW,分布式光伏裝機約為3.3GW。

除分布式光伏發電示范區外,《國六條》還結合中國城鎮化的新趨勢推動建設1000個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小鎮及示范村。離網項目同樣也被提及,偏遠和海島地區的無電、缺電現狀將在2015年前進一步得到緩解,城市路燈照明、景觀照明、通訊基站和交通信號燈的光伏電源應用雖然被提及,但在非必要地區,這種應用形式在沒有政策補貼的情況下,投資成本偏高,難以獲得實質性的推動。

產業的未來

中國本土市場容量的提升,以及歐盟雙反談判的利好,并不意味著中國光伏產業能實現良性發展。《國六條》關于產業結構調整的要求中,首先提出的是抑制光伏產能的盲目擴張,技術上要求單晶硅電池轉換效率不低于20%,多晶硅電池效率不低于18%,薄膜電池效率不低于12%,多晶硅生產綜合能耗不高于100千瓦時/千克。這些技術指標很快引起了業內的熱議。晶澳太陽能首席技術官此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目前晶澳的多晶電池量產平均轉換效率接近17.9%,較業內平均高出0.6個百分點,量產最高轉換效率超過18%,轉換效率超過18%的部分占產量的15%左右;晶澳的單晶量產平均轉換效率達到19.4%,同樣比業內平均高出0.6個百分點,量產最高轉換效率達到19.6%。”作為業內技術領先的企業,晶澳都難以完全滿足《國六條》的要求,劉勇補充到,“結合正在研發的新技術,晶澳高效P型單晶電池明年量產轉換效率達到20%是不難實現的。”晶澳首席科學家單偉表示,其高效PERCIUM電池的發展即將突破20%的量產效率。

另一家在單晶電池上領先的企業阿特斯以其MWT電池為榮,但這種產品的量產效率目前只有19.6%。阿特斯技術副總裁章靈軍表示,代號為ELPS的MWT電池在改進結構后將實現20.5%的效率。晶科能源首席科學家金浩給出了該公司的多晶電池效率提升路線圖,2013年第二季度,晶科實現了18%的平均效率,第四季度計劃實現18.2%,到2014年第四季度的目標則為18.5%。

作為全球領先的幾家光伏制造企業的產品在實現《意見》所給出的指標中都遇到了一定的困難,但最困難的是,即使實現了這個目標,價格上能否被市場所接受。效率最高的兩家企業SunPower和三洋在出貨量上已經逐漸被排名前五名的企業拉開了距離。而各個企業的高效產品出貨量也明顯比普通產品的出貨量少。市場需求動力不足也為高效率電池的產能擴張帶來了風險。

在多晶硅方面,保利協鑫執行總裁舒樺表示,“《國六條》中對多晶硅100kwh/kg的綜合能耗標準定得太低,現在保利協鑫可以做到70kwh/kg。”事實上,即使沒有綜合能耗指標的限制,保利協鑫也已經通過成本降低把二線多晶硅企業擋在市場外面。

通過技術指標對企業進行限制不是好的選擇,《國六條》中明確提出通過“市場倒逼機制”鼓勵企業兼并重組。中國多晶硅企業首先是整合的領域,一方面,市場已被少數幾家企業所控制,根據Solarbuzz的數據,前五名企業的市場份額從2011年的近70%增加至逾80%;另一方面,中國除了保利協鑫、昱輝、大全、賽維LDK等少數企業外,十幾家多晶硅企業已陷入停產狀態,主要原因是其生產成本已無法滿足市場需求,開工即虧損。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和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未來光伏產業在每個環節都將由五家左右企業占據大多數市場份額的預測。在多晶硅行業,這種預測已經實現,而越往下游,這種集中性越難以實現,這也體現在組件產能的整合速度低于硅片產能和電池片產能的整合速度。

市場、政策的區域性

《意見》在談到規范產業發展秩序時,提出加強規劃和產業政策指導,“各地區根據國家發展規劃和本地區需要編制本地區相關規劃和實施方案。”事實上,在《國六條》發布前,各省市已經開始發布各自地區的光伏支持政策,這些政策大都為分布式光伏相關,也算是迎合了中國中央政府所提出的支持分布式光伏的要求。在分布式發電方面,《國六條》鼓勵電力用戶按照“自發自用、余量上網、電網調節”的方針。

江西的推動萬家屋頂光伏發電示范工程方案提出來鼓勵萬家居民投資建設家庭分布式光伏項目,一期計劃推動1000-2000戶家庭實施,補助為4元/峰瓦,二期補助為3元/峰瓦。江西省會合肥為了爭取到中國首批光伏產業示范園,將在國家0.42元/千瓦時補貼基礎上再補貼0.25元/千瓦時,該部分每年分兩次發放。合肥希望通過更豐厚的補貼推動500MW的裝機。浙江嘉興對個人分布式項目的補貼更高,2013-2015年的補貼分別為2.8、2.75、2.7元/千瓦時。時璟麗透露,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擔心分布式能否按照每年5-6GW的規模發展,所以才推動示范區進行大規模的發展。100個示范區在2014年才能全面實施,但為了推動今年的裝機,所以才首推7省7市的示范區運作,并鼓勵一個業主做統籌開發,以加快建設速度。

除了上面提到的幾個地區,山東、河北等都已經推出或醞釀新的針對分布式光伏發電的政策,而在本刊截稿前,中國政府還沒有推出針對示范區項目以外的分布式發電的補貼政策。地方政府希望通過政策推進本地的裝機規模情有可原,但政策的不完備或許帶來新的問題,一方面,地方政策或將帶來地方保護主義,本地企業或采用本地產品的項目或將更容易獲得當地政府的批準,而外地企業的產品或將受到排斥;另一方面,地方政策的電價并沒有規定補貼年限,雖然補貼看起來很高,但持續性能否實現有待觀察。

細則待出

《國六條》作為旗幟的綱領性文件無疑給中國光伏市場的擴大指出了方向,但順延這一方向的發展道路能否走通還需要系統性的政策細則。《國六條》從六個方面提出了完善政策的內容:加大支持用戶側光伏應用、完善電價和補貼政策、改進補貼資金管理、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完善土地支持政策和建設管理。

首先出臺細則的是關于補貼資金管理的文件,財政部率先出臺了《關于分布式光伏發電實施按照電量補貼政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核心內容是按照程序備案、建成投產、完成并網驗收的項目都將獲得電價補貼(獲得初投資補貼項目除外),明確了補貼的發放渠道和周期,補貼將通過電網公司、由財政部撥付,補貼電費按月發放。這意味分布式發電項目將不會像大型地面電站一樣電費補貼受到拖欠,而地面電站的電費補貼能否如分布式項目一樣按月執行還不得而知,不管政策如何制定,補貼資金是否充足依然是業內所擔心的事情。

梁志鵬副司長還透露,不管此前建成的項目有沒有電價補貼,在財政部文件實施后,都將可以按照規則獲得電價補貼。這意味著包括上海趙春江教授在多年前建成的家庭電站等居民分布式項目今后可按照國家政策拿到相關補貼。政策的落實依賴于國家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的容量,按照目前可再生能源電力附加8厘/千瓦時的標準,年收費不足300億,而拖欠的資金量已達數百億。提高可再生能源電力附加的呼聲越來越高,1.2分/千瓦時還是1.6、2分/千瓦時,業內的猜測沒有停止過。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