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日前發布《分布式發電管理暫行辦法》,以小型光伏發電為集中代表的分布式發電,將因此獲益。
發電所得按月結算
辦法規定,分布式發電方式主要為用戶所在場地或附近建設安裝、運行方式以用戶端自發自用為主、多余電量上網,以配電網平衡調節為特征的發電設施。發電方式包括水電、風能、太陽能等。
辦法明確,分布式發電劃定的范圍,除企業、工業園區、機關事業單位外,還包括城市居民小區、住宅樓及獨立住宅建筑物。
而對于民營電站電量用途,以“自發自用”為主。采用雙向計量電量結算或凈電量結算,同時還將考慮峰谷電價,原則上按月結算。值得一提的是,電網企業應保證分布式發電多余電量優先上網和全額收購。符合條件的分布式發電,將給予建設資金補貼或單位發電量補貼。
合肥版新政先行出爐
事實上,在今年7月,合肥市就曾針對民營光伏發電項目建設、資金兌現等問題,先行做出細則規劃。
地方版規定,在省城范圍內,有意向安裝光伏發電設備的企業或個人,事先需向電網企業提交并網接入申請,項目獲批接入系統竣工后,可提出并網驗收、并網調試申請,驗收通過后即可轉入并網運行階段。
同時,企業或個人在投產后,還將享受不同方面的政策紅利。光伏電站產生的發電量、余電上網電量將采取“兩條線”分別計量。若出現個人家庭發電所得收入不多情形,個人在申請電站時,除個人所得稅外,其他稅收將豁免。
而對于企業通過光伏發電的,將享受額外補貼。以合肥市為例,依照每度補貼0.25元計算,補貼政策將持續15年。
合肥18戶家庭申請
“合肥的分布式發電,在全國算是比較多的。”記者從合肥供電公司了解到,目前合肥從事分布式光伏發電的企業有20家,規模都比較大,裝機總容量為7萬千瓦。“現在正值高溫,光伏發電在強光照下效果不錯,企業較大規模的光伏發電能緩解部分用電緊張,不過對于合肥每天400多萬千瓦的負荷來說,相差還是比較遠的。”
合肥市家庭分布式發電發展也較快,今年3月份,作為家庭發電第一人,孔慶斌家的家庭分散式光伏發電電源并入合肥電網,截至8月15日合肥已有18戶家庭申請,裝機總容量達60千瓦,其中有11戶已并網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