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國內外企業如此看好智能家居市場,正說明其發展潛力,這也預示著智能家居中不可少的傳感器、執行器以及通訊芯片市場也將蓬勃發展。
新浪在6月被媒體報道稱進軍物聯網領域,首先是智能家居市場。由于新浪已經培養了4-5個億微博用戶,這套賬戶體系可以為智能家居服務,構成了新浪獨一無二的競爭優勢。據稱,新浪將聯手國內的智能家電廠家,以圖謀市場并逐步蠶食,從而確立優勢。
近日,國產手機新銳小米也推出智能家居控制中心業務,并利用微博大肆宣傳。用戶在小米手機上裝上APK控制軟件,結合家中的智能家居產品內的傳感器、執行器及通訊元件等實現遠程控制家中的燈光、窗簾、家電和安防設備等。小米副總裁洪鋒表示這只是第一步,小米未來會對衣食住行全面覆蓋,將涉足客廳生活等眾多領域,并推出自己的家庭網關,連接所有的智能家居產品。
不少國際巨頭已經磨刀霍霍瞄準了家庭自動化領域。2012年底,微軟與無錫市政府成戰略合作協議,將于未來三年投資3億元人民幣設立微軟無錫技術支持中心,將在軟件產業、智能城市建設、云計算應用、知識產權保護等領域開展合作,其中智能家居作為其一個重要領域,目前該基地已在7月底投入運行。
此前,谷歌、蘋果等都表示對智能家居行業有濃厚的興趣,向外界傳遞了家庭自動化的理念,谷歌還推出了一款基于安卓系統的智能燈具。而飛利浦則索性將目光瞄準在智能家居照明領域,試圖從單個項目突破,逐步滲透到整個產業。
智能家居以一日千里的速度迅猛發展,平均每年增長30%以上,2009年行業產值為960億元,預計到2015年超過1250億元,事實上隨著智能建筑、智慧酒店的大規模改造,屆時實際產值將遠遠超過這一數字。從硬件成本看,傳感器與通訊元件等在智能家居元件成本中通常占較大比例,所以傳感器與通訊元件也將隨智能家居的成長而成長。
優秀的性能和過硬的質量讓智能家居牢牢地吸引著客戶的關注,目前國內外的品牌智能家居正在激烈的競爭,不斷出現新的狀況,對比國內外品牌智能家居技術上都已經過關,產品的穩定性和整體性也有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