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公布實施《戰略貿易許可例外規定》,將中國排除在44個可享受貿易便利措施的國家和地區之外。隨著國內企業創新能力的增強,美、日、德等發達國家的政府和企業均提高了對中國企業的防范意識,加大對先進技術和設備出口到中國的管控力度。機床工業的產業鏈較長,一個環節被“卡脖子”,整個產業發展就受到制約。
當前,中國高端機床市場歷來由美國、日本、德國企業占據主導地位,中端市場主要被臺灣機床、大陸機床、韓國機床瓜分。德國機床不論機床性能或制造工藝皆可稱為行業“大佬”,其若進入中端市場,對非德國籍的企業將造成相當的沖擊。中國國產機床主要集中在低端市場,雖然中國企業逐漸往中端市場靠攏,但中端市場仍然以臺灣、韓國制造為主。長遠來看,中端市場是中國企業未來必須開拓的方向,在中端市場獲得一席之地并穩定擴大市場份額對于中國機床制造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同時,也是往高端市場進發的路上不可避免的一關。
從國際市場而言,未來幾年機床工業將受到自動化工業轉型的推動,產業市場將極速擴大。據全球行業分析公司(GlobalIndustryAnalystsInc.)最新發布的一份名為《機床:全球戰略商業報告》的研究顯示,世界機床工業正處在反彈的第一階段,預計到2015年全球機床市場總市值將達到5300億元。該報告分析了全球機床的市場發展趨勢、驅動力、產品概述、競爭力、創新產品以及近期的行業動態。
世界機床工業對經濟和金融環境的變化是很敏感的。經濟的起落影響著市場需求變化,產能利用率、產能擴大以及商業信心水平的變化均對市場產生了重大影響。因此,世界機床行業面臨著由世界經濟衰退所不斷拋出的最棘手的挑戰。
同時,經濟衰退對資本產品市場的影響深遠。除了疲軟的金融環境外,機床制造商還受到加工部件市場的拖累,如制造業、汽車和房地產等行業。
隨著經濟衰退接近尾聲,經濟基本面的回暖將有助于機床行業的復蘇。由于機床的應用領域十分廣泛,包括航空航天、汽車、模具制造、機械加工工業、風力發電、采礦和石油勘探等行業,這將有利于機床行業的快速復蘇。
盡管歐洲和亞太地區仍占據全球機床市場的大部分份額,但機床市場的回暖將主要由中國和印度這樣的新興市場所帶動。目前,北美地區機床的需求表現出強勁增長的信號,近幾個月來其產量和需求均快速增長。
此外,中國已是全球最大的機床消費市場,雖然在本土機床制造業上還存在諸多不足,但是振興機床制造業、推動企業國際化進程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2013年是中國深入貫徹落實工業轉型升級規劃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關鍵一年,高端機床制造業將迎來重要的發展機遇期,在國家政策的鼓勵和支持下,機床企業應加強差異化競爭優勢,以此來穩固已經獲得的市場份額。只有在成本、技術、銷售渠道和服務等方面存在差異化競爭優勢的企業,才能在未來趨于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在具體投資標的選擇上,應重點關注安全邊際以及一些具備高成長潛力的新興高端制造領域。
中國要逐步實現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的轉變,這樣的共識由來已久。機床制造業是中國工業和國民經濟的“發動機”和“心臟”,特別是重大技術裝備,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具體體現。振興機床制造業,推動其國際化是必然趨勢。筆者表示,2013年是中國深入貫徹落實工業轉型升級規劃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關鍵一年,高端機床制造業將迎來重要的發展機遇期。中國機床制造業將面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局面,這是因為在進入2013年之后,雖然我國在高鐵及城軌等大型基礎設施建設上仍會加大投資力度,以拉動內需,但是這些都要一個從招標到采購建設的周期,速度相對較慢,對我國已出現增速下滑的機床制造業而言,短期內的促進作用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