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國機床制造業在發展中的思考

時間:2013-05-24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過去這些企業的主要機床供應商多是進口企業,正如我們目前看到的一樣:進口機床市場下滑的相對緩慢,部分細分市場還有緩慢上升的表現

自2011年以來,中國機床工業增長速度明顯回落,企業訂單減少,回款困難,現金流出現萎縮,利潤明顯下滑。伴隨這一現象出現的是市場需求結構有了較大的變化。原有的處于配套地位的中小企業的生存面臨嚴峻挑戰,發展前景不明,投資信心不足,對中低檔機床設備的需求大幅下降。而這一客戶群體恰恰是中國機床制造業的主要服務對象。具有明顯競爭優勢的大型企業雖然有較明顯的下降,但是相對緩慢,它們現在是機床市場上的主要消費群體,其特點是需求檔次相對較高,有一定的特殊要求。過去這些企業的主要機床供應商多是進口企業,正如我們目前看到的一樣:進口機床市場下滑的相對緩慢,部分細分市場還有緩慢上升的表現。在這個變化過程中我們看到機床市場需求已經表現出以下趨勢:

經濟的生產方式

中國近十年的高速發展最直接的感受是GDP總量的迅速增大,中國制造業的發展更是一馬當先,伴隨產生的是同質化競爭明顯加劇,于是市場裁判向價格優勢傾斜,企業成本壓力加大。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費用便成為企業的必然選擇。當訂單不再是大批量時,大量的工裝所帶來的成本和過長的生產準備周期使得企業無力應對一閃即過的市場變化。這些年中國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加之西部大開發政策促成的相對落后地區對勞動力的需求增加,使得勞動力價格明顯上升。隨著國際化競爭的加劇,產品水平的提升也逐漸成為企業管理者的主要任務,企業對勞動力素質的要求也不斷提高,而高素質的勞動力又相對缺乏,這種變化推動了企業對自動化產品的需求,這種需求的增加正在逐漸進入我們的視線。

更高的精度和表面質量

當中國制造不再是廉價和低質量的代名詞,當企業家想跳出紅海擺脫白熱化的同質化的競爭,甩開微利時代的緊箍咒,最好的辦法就是提升產品檔次,提高產品品質,這就必然導致零件精度的提高和零件表面質量的提升,高速、高精度和精密級的設備需求也會隨之增加。其結果就是到更高端的市場上搶飯吃。

更短的制造周期

當微利時代到來,效率是增加收入、降低成本、提高市場反應能力的有效手段。企業對效率的追求必然催生人們對設備提出更明確的技術要求。高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專用數控機床的出現就是為了滿足高效率專業細分市場的需求,從而達到提高質量縮短制造周期的目的。

更強的市場適應性

國際經濟環境的變化讓人們感到產品幾十年不變的路好像一年之間突然轉彎了。企業產品開發,技術進步的緊迫感儼然已經擺在管理者的面前。如何應對從大批量生產向中小批量生產的轉變,多年的國際機床展會所展示的柔性復合制造設備給我們的啟示是:制造業先進的國家已經提前進入了設備柔性化、復合化、智能化階段。信息化正是這種需求變化的背后推手。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