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是經濟傳統旺季,但今年4月旺季不旺,4月中國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0.6%,不僅呈現出明顯的反季節性回落,數值也為歷年同期低點。新訂單指數和生產指數都反季節性回落,說明內需疲弱,供需矛盾仍然嚴重,新出口訂單也再次回落至枯榮線下,意味著外需形勢也不樂觀。
在恒天重工,紡織機械、重工機械各占業務量的1/2,為多元化經營抵御風險。恒天重工紡機類產品的生產比較穩定,恒天重工副總經理劉延武表示“活兒雖苦但訂單還好,車間一直在加班加點地干。我們棉紡清梳聯設備的生產從未間斷,今年后幾個月的訂單都有了;我們的化纖設備2012年出口的多,主要是國外的大企業在買。今年我們也在抓訂單,機遇比較好,如浙江天虹集團的訂單很多,主要是他們走產業提升路線。再如江蘇華芳,要求我們的設備保證他們紗支往上走的需求。”
恒天重工副總經理劉延武對于未來紡織產業的看法比較積極:“紡機行業總體形勢較難,但機會還是有。我堅信,紡織機械在中國仍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著名印染設備供應商立信染整的市場部經理表示,受環保政策的影響,2012年立信染整設備的訂單不是很好,但今年一季度以來訂單卻突然紛至沓來,大多來自于廣東沿海的企業,“這些印染企業已經完成了一輪淘汰陳舊落后產能的過程,準備‘重敲鑼鼓新開張’,購買新的、先進的低耗環保設備進行生產,以保證下游產品的供給和企業自身健康可持續發展。”
結合宏觀經濟數據,有專家分析,4月PPI降幅超出預期,顯現當前經濟增長仍乏力、需求擴張仍不足,但是,設備制造業、金屬制品業等明顯恢復,顯示實體經濟投資需求正在部分恢復中。來自紡織行業基層企業的聲音亦表明,只要我們能緊跟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機會就在我們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