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企業一季度毛利率“意外”轉正,讓行業看見回暖的希望。昨日晶澳太陽能發布一季報顯示,今年一季度毛利率轉正并達到了6%,而上季度還是-4.6%。不僅如此,其他近日刊出一季報的幾家光伏企業,除了昱輝陽光在報告期內毛利率為-2%外,其他幾家均已為正。受此利好消息拉動,中概太陽能指數暴漲23.42%。即便如此,業界認為毛利短暫轉正主要原因為政策拉動,現在談及行業回暖,為時尚早。
晶澳太陽能財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凈營收1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7%;毛利潤9990萬元人民幣,凈虧損為2.06億元人民幣,較上一季度5.82億元人民幣的虧損額有所收窄。
據公司介紹,毛利率大幅改善主要歸功于在日本銷售出更多組件以及在新興市場的擴張。在歐美等國家對中國太陽能產品征收光伏反傾銷關稅后,中國太陽能公司已經紛紛尋找新的市場。“中國太陽能公司對歐盟的出貨量占他們總出貨量的比例已經從2011年的70%下降至2012年的不到40%,2013年又進一步大幅下降,目前大約只有平均20%左右的水平。”
不僅是晶澳太陽能,近日刊出一季報的幾家光伏企業,除了昱輝陽光在報告期內毛利率為-2%,虧損560萬美元外,其他幾家均已為正,阿特斯太陽能更是將業績預期調高了1個百分點,“公司預計一季度毛利率將在9%-10%,高于此前預期的8-10%”。
但卓創資訊新能源分析師王曉坤認為,這些并不能說明光伏行業真的回暖。“現在,國內發展光伏缺少利好政策,只有一個補貼政策,符合大家對未來的預期,但這個政策治標不治本,只能是緩解企業的虧損情況,不能實際上改善行業的情況,加之國外市場依舊阻礙重重,光伏企業們那么多的產能還是無法消化。”
有消息稱,新的電價補貼政策即將落地,對于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將分為三類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