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能夠把機床質量做上去的企業,在未來才有可能擁有較好的發展前途。當然,具體到不同的企業,就會有不同的策略:
1.大型本土機床企業應采取怎樣的應對策略?
大企業要放棄“上規模、做總量”的思路,抓住某幾項關鍵技術,做深做透,在市場中提升企業的認可度。
產品線有多寬不重要,產品在客戶群中、在市場上的認可度才是最重要的。
有的企業在規模上已經是大企業了,接下來可以在規模上考慮做減法,在技術研發和產品質量上做加法,放棄固有的“大而全、小而全”的舊思維,加大引進吸收、自主創新的力度,不斷在產品的技術性能、技術積累、產品質量上下大力氣,不再追求做“大”,而是追求做“強”,甚至不是全面的強,而只要在某些方面的強就夠了!
學習新思維,新思路,多向國際先進企業學習理念,尤其是向那些有著悠久歷史的企業學習,他們之所以能夠活的長久,一定有他們行得通的地方,那是長期的經驗和教訓換來的,具有寶貴的價值。
不僅向國外學習,同時也要向行業外學習,我們倡導:智慧在行業外,因為顛覆性的思維往往存在于行業外,卻不產生于行業內。
大企業往往有示范性。大企業只有在擔負起更大的社會責任、行業責任時才真正成為“大”,否則雖大尤小。
大企業只有在做強后,才真正稱之為大,否則也只能是紙老虎,經不起風浪。在技術上創新,在市場中盡量替代進口,做出的產品不僅形似,而且神似,才會贏得市場尊敬!
2.中小型機床企業應采取怎樣的應對策略?
答案是——差異化。如今,中國市場已經進入到一個規模和總量的新階段,其特點是每個行業,每個領域都集聚這大量的淘金者,競爭會越來越激烈,中小企業發展的空間也越來越小,野蠻成長的時代已經接近尾聲。只有差異化,找到適合自己的藍海,才有成長的空間和成長的時間。
在2011年底,我刊發表過一篇對梁訓瑄會長的采訪文章,文中梁會長就大力提倡中小機床企業要走差異化道路,文中還介紹了幾家國內比較成功的中小機床企業,他們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他們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利基市場,開發出獨特的產品。
能滿足一些客戶獨特的需求,是中小型企業未來生存發展的根本。比如有些企業,專門做陶瓷車床,或者專做雕刻機、或者生產非圓齒輪機床等等,這些企業代表著中小企業的發展方向。在未來五到十年里,中小型機床企業一定要放棄“做大規模”的思維,節約必要的資金成本,在眾多的同行中做出差異化和獨特性,否則即便僥幸度過這次經濟危機,下一次就未必那么幸運了。
中小企業在市場銷售上,要盡量應用網絡營銷。網絡是中小企業與大型企業賽跑過程中的有力武器,因為大企業在銷售通路上已經很完備,各地的直銷或代理關系穩定,即便是大型機床企業看到網絡的趨勢,但顧忌于已建立的傳統渠道,很難將原有的渠道與網絡結合。而這正是中小企業無需顧慮的地方,正所謂船小好調頭,中小企業可以迅速調整布局,全力利用互聯網提供的便利,用更少在資源創造更多的銷售。
網絡時代已經來臨,70后、80后在工作崗位上已經挑起重擔,在企業中他們往往參與采購決策過程,在他們的觀念里,互聯網是他們獲得資訊和信息溝通的最佳選擇。所以利用互聯網是每個中小企業要認真考慮的事情。也許在互聯網方面,你有不愉快的經歷,但那不是互聯網的錯誤;再者說,在學習一個新生事物時,交一點點學費也是正常的。互聯網整合營銷一定是未來全社會性的銷售方式。